首页> 中文学位 >黄芩苷类脂纳米囊的研制
【6h】

黄芩苷类脂纳米囊的研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1 黄芩苷简介

1.1.黄芩苷概述

1.2.黄芩苷理化性质

1.3.黄芩苷药理作用

1.4.黄芩苷的毒性研究

1.5.黄芩苷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 黄芩苷的制剂研究进展

2.1.脂质体

2.2.微囊

2.3.微乳

2.4.微球

2.5.固体分散体

2.6.包合物

3 纳米囊

3.1.LNC的制备材料

3.2.LNC的制备方法

3.3.LNC的特点

4 本文的研究目的

第一章 处方前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1.1.材料

1.2.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2.1.黄芩苷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2.2.LNC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黄芩苷类脂纳米囊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的考察

1 材料与仪器

1.1.材料

1.2.仪器

2 方法和结果

2.1.BA-LNC的制备

2.2.包封率、载药量的测定

2.3.制备BA-LNC的表面活性剂与油相种类筛选

2.4.单纯形网格法优化BA-LNC处方与工艺

2.5.最优处方结果验证与质量评价

2.6.BA-LNC的体外释放研究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黄芩苷类脂纳米囊大鼠口服药物动力学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1.1.材料

1.2.仪器

2 实验方法

2.1.分组

2.2.血液中药物浓度的测定

2.3 试验方法及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黄芩苷(baicalin,BA)是从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干燥根中提取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扩张血管、调节免疫系统等药理作用,在恶性肿瘤、传染病、延缓人体衰老等方面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黄芩苷在药理安全性、成本效益、毒性等方面的优势,促使许多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 黄芩苷为难溶性药物,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在碱性条件下易溶解,在酸性溶液中易析出,对光不稳定,且口服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推广使用。为此,药剂研究者在黄芩苷的制剂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为改善其口服吸收,本文制备黄芩苷类脂纳米囊(baicalin-lipid nanocapsules,BA-LNC),考察了其理化性质,并进行了大鼠口服给药动力学的研究,探索类脂纳米囊作为黄芩苷口服给药载体的可能性及优势。 用相转化法制备类脂纳米囊,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通过单纯形网格法对处方因素进行优化,采用响应面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得到最优处方为:黄芩苷用量为10mg,卵磷脂的用量为30mg,NaCl的用量为34mg,油相、表面活性剂、水三种组分总量为1.97g,其中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SolutolHS15)的质量百分比为38%,油相辛酸/癸酸三甘油酯(MCT)的质量百分比为12%,蒸馏水的质量百分比为50%。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黄芩苷类脂纳米囊包封率为92.58%,载药量为1.69%。在透射电镜下BA-LNC呈类球形,分散良好,无粘连,平均粒径为84.2nm,多分散指数为0.201,Zeta电位为-13.2mV。通过透析法考察了BA-LNC在模拟胃、肠液中的体外释药行为,结果表明制剂在人工胃液及人工肠液中均表现出一定的缓释性,且后者相对前者释放较快。 采用Wistar大鼠研究黄芩苷类脂纳米囊制剂的口服药物动力学,结果显示:BA-LNC制剂相对于黄芩苷混悬液(对照组)在AUC0-12、AUC0-∞、 MRT0-12、MRT0-∞等药动学参数上有明显优势,说明BA-LNC制剂可促进药物的吸收,延长黄芩苷在体内的滞留时间,从而提高黄芩苷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著录项

  • 作者

    穆军;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 学科 工程硕士(制药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翟光喜;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工程材料学;
  • 关键词

    黄芩苷; 类脂; 纳米囊;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