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旅游“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对比研究
【6h】

中国旅游“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现实背景

(二)理论背景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旅游目的地形象

(二)感知形象

(三)投射形象

二、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概况

(一)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研究

(二)旅游目的地投射形象研究

(三)中国旅游形象的研究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一)资料来源

(二)资料分析方法

第四章 中国旅游感知形象分析

一、认知形象

(一)自由编码

(二)主轴编码

(三)选择编码

(四)认知形象构成及总结

二、情感形象

(一)情感形象编码过程

(二)情感形象分析结果

(三)情感形象关联分析

(四)情感形象总结

三、整体形象

(一)形象归纳过程

(二)形象归纳结果

四、感知形象总结

(一)形象总结

(二)感知形象特点

第五章 中国旅游投射形象分析

一、投射形象的构成

(一)自由编码

(二)主轴编码

(三)选择编码

二、投射形象的情感表述

(一)情感编码过程

(二)情感编码结果

三、互联网投射整体形象分析

(一)形象归纳过程

(二)形象归纳结果

四、投射形象总结

第六章 中国旅游形象对比及“认同-错位”原因分析

一、中国旅游形象对比分析

(一)旅游吸引物对比分析

(二)构成内容的对比分析

(三)情感形象的对比分析

(四)整体形象的对比分析

二、中国旅游形象“认同-错位”原因分析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一)感知形象结论

(二)投射形象结论

(三)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对比结论及原因分析

二、研究讨论

(一)感知形象方面

(二)投射形象方面

三、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四、优化中国旅游形象传播策略

(一)创新性的开发旅游产品

(二)提高投射形象主题的针对性

(三)建立“测量-优化-设计”动态机制

(四)加大市场营销力度

(五)着力优化旅游环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旅游目的地形象(Tourist Destination Image,TDI)对于目的地国家旅游市场的开拓以及旅游业健康成长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塑造恰当的形象及推广策略是各国旅游营销的重点。当前中国旅游业在高速增长的同时面临着入境旅游不断下滑的局面,周边旅游目的地竞争的加剧对中国塑造更加有吸引力的、有针对性的旅游形象提出了紧迫要求。本文通过引入传播学理论从旅游形象的塑造和感知两方面进行研究,比较中国“投射形象”与“感知形象”的差异,从而为提升中国旅游形象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本文以旅游形象传播的“认同-错位”为理论依据,在“认知-情感”形象模型和“投射-感知”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旅游者在互联网上发布的有关中国旅游感知形象的36万字的网络志和中国对外宣传旅游形象的各种文本资料进行分析,运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进行编码归纳,研究中国旅游投射形象与感知形象在认知、情感和整体形象三个维度的异同及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认同-错位”的原因。结论如下:
  首先,认知维度方面,旅游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的构成内容在人文吸引物、自然吸引物、事件与活动吸引物、旅游设施及服务、旅游相关服务、目的地社会和旅游氛围与特色7个方面一致,是中国旅游形象的“认同”部分;同时本文发现了一些已有研究中没有发现的认知内容,如“第三世界现象”,且“第三世界现象”和“物价”为旅游者感知而投射形象中没有传达的内容,“新兴旅游产品”为投射形象旨在塑造而旅游者没有感知到的内容,是旅游形象的“错位”部分。其次,情感维度方面,投射形象和感知形象均表现为以“愉悦的”、“振奋的”、“放松的”、“激动的”为主要的情感表述;两种形象中最强的情感为“愉悦的”,最弱的为“激动的”。第三,整体形象方面,无论是感知形象还是投射形象都将中国视为(塑造为)“自然风光美丽”、“传统而古老”、“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猛发展”、“美食”、“多样化/设旋与服务理想的目的地、“休闲和富有人情味的国家”;只不过旅游者还感知到了物价低、忙碌等侧面而投射形象中没有表达,但是投射形象所强调的丰富的专项旅游产品等方面旅游者的感知并不强烈。
  分析上述旅游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认同—错位”的原因发现,一是由于旅游形象具有动态性,因而旅游感知形象和投射形象均包含一些新的内容;二是虽然投射形象旨在塑造中国作为休闲、专项旅游产品如高尔夫、摄影目的地的形象,但由于缺乏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线路支撑,导致此部分内容目前尚未被旅游者有效感知;三是由于旅游形象感知的滞后性,新的形象内容已经投射但到形成实际感知还需要时间,且受到营销活动和产品吸引力的影响。
  本研究从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两方面研究中国旅游形象,弥补了已有研究只关注感知形象的不足,对二者“认同—错位”的分析深化了对中国旅游形象的生成机制的分析,为旅游形象的有效传播提供借鉴;以互联网旅游评论、博客、宣传资料等为资料来源、以内容分析法为研究方法,创新了已有研究仅通过问卷收集资料并只进行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