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蚌埠医学院在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
【6h】

蚌埠医学院在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一、前言

二、研究目的

三、资料与方法

3.1 蚌埠医学院基本情况

3.2 研究方法

3.3 资料整理与分析

3.4 质量控制

3.5 数据质量评价

四、研究结果

4.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4.2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分析及不同群体间主观幸福感比较

4.3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多因素lgistic回归分析

五、讨论

5.1 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单因素分析讨论

5.2 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多因素分析讨论

5.3 自编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定性访谈结果

六、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主观幸福感是个人根据自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它在英语中有不同的表达:happiness,well-being,subjective well-being(SWB)等。我国学者一般将其翻译为“主观幸福感”,或者简称为“幸福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反映了校园大学生生活质量状况,会影响大学生的情绪、认知和对生活的热情,是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成长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近年来学者们对医学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开展较少,医学院校大学生毕业后将成为美丽的白衣天使,担负着治病救人的重任,近年来医学院校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期间发生了多起过激事件,如2012年安徽医科大学学生疑因感情纠葛持斧砍死学弟,2013年复旦大学医学研究生遭室友投毒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象牙塔”学习与生活中精神的紧张和幸福感的缺乏。
  大学时代正处于人生的辉煌时期,它应该是美丽、灿烂、浪漫并且充满激情的,为什么“激情”变成了“激动”,“浪漫”变成了“残忍”?到底是什么影响了大学生的幸福感?对医学院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和分析显得意义重大。
  研究目的:
  深入了解蚌埠医学院在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以下简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寻求改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途径和措施,以增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感受,促进校园和谐。的幸福生活。
  资料与方法:
  参照美国心理学家Fazio在1977年使用的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Well-Being Schedule,简称GWB),根据本研究特色,自制了符合本研究的调查问卷(附后),对蚌埠医学院650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调查问卷的原始数据采用EpiData3.0软件双人平行录入,经整理后导入SPSS软件(17.0)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两组间定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如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组间性别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检验水准α=0.05。
  主要结果与结论: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差别;单因素分析显示,主观幸福感在男性与女性、是否是独生子女、父亲是否受高等教育、母亲是否受高等教育、不同月消费水平、不同上网时间及不同锻炼时间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均有P>0.05);但在不同生源地、是否曾经担任过学生干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阅读时间、不同生活预期和信心、不同人际关系及不同学习就业压力和自我概念的人群之间,主观幸福感存在差异(均有P<0.05)。lgistic回归显示,不同生活预期和信心、不同人际关系、不同自我概念及不同年级可能会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就业学习压力、专业、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每天阅读时间和生源地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无显著关联。
  建议:
  为提高医学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应着重进行一下工作:
  1、加强心理健康辅导。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树立自信心,重视性格塑造。
  4、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展学生文体活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