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颈动脉参数和CXCL16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中的变化及意义
【6h】

颈动脉参数和CXCL16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中的变化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创新与不足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CXCL16在肾脏疾病及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现状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目的: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是小儿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它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以及水肿。其中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及高脂血症都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AS)的危险因素。AS是成人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儿童PNS患者发生有临床症状的AS者很少。因此如何早期识别AS的风险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阻止其发展至AS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而且目前国内外尚无研究报道。
  目前AS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特别是肾病综合征并发AS的机制更需要进一步研究。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免疫反应参与其发病机制。趋化因子是一组具有趋化功能的细胞因子,它参与炎症及免疫应答过程。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又称作SR-PSOX,是一种CXC家族可溶性趋化因子,存在可溶性蛋白和跨膜蛋白两种形式,它同时具有趋化、粘附、细胞表面清道夫受体的作用。可溶性的CXCL16可以作为趋化因子,趋化CXCR6+细胞,包括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等。膜结合型CXCL16可以作为粘附分子和清道夫受体发挥作用。作为粘附分子,CXCL16能够促进CXCR6+细胞结合并粘附到相应的细胞或者组织;作为清道夫受体,它能够介导磷酯酰丝氨酸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内吞。近年来研究表明,CXCL16参与多种肾脏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PNS患儿颈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以及血清CXCL16的变化,探讨CXCL16与AS的相关性,为PNS患儿AS早期防治方法的研究(如CXCL16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对象:
  选择122例PNS患儿,其中疾病活动期组82例(疾病反复42例,初发40例),男66例,女16例,2~14岁;缓解期组40例,男32例,女8例,2~14岁。根据激素治疗反应及随访将疾病活动期组再次分为激素敏感组(60例)、激素依赖组(6例)及激素耐药组(16例);将40例初发PNS患儿再次分为激素敏感组(32例)、激素耐药组(8例)。正常对照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保健科门诊体检的正常健康儿童120例,男96例,女24例,2~14岁。各组之间性别、年龄、BMI相匹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
  所有PNS患儿及正常对照组儿童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舒张期内径(dD)及收缩期内径(sD)。计算颈动脉相关参数:血管壁运动度(△D)、僵硬度系数β(β)、颈动脉压力应变系数(Eρ)、顺应性(AC)、平均管腔横截面积(LCSA)、平均管壁横截面积(WCSA)、平均横截面扩张系数(DC)及增量弹性模量(Einc)。
  各组儿童分别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4ml,并于4℃离心收集血清。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ALB)采用溴甲酚绿法检测;总胆固醇(TC)采用酶法测定;甘油三酯(TG)采用GPO-POD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采用直接法测定;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及脂蛋白a[Lp(a)]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XCL16和ox-LDL采用ELISA法测定。收集活动期组PNS患儿24小时尿液,准确记录尿量,采用焦酚红法测定24h尿蛋白定量。
  结果:
  1.各组儿童血脂水平比较PNS患儿疾病活动期组TC、TG、LDL、apo-A、apo-B、Lp(a)、ox-LDL高于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并且缓解期组TC、TG、LDL、apo-B、Lp(a)、ox-LDL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2.各组间颈动脉参数比较PNS患儿疾病活动期组cIMT、Eρ、WCSA高于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且缓解期组cIMT、WCSA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疾病活动期组△D低于缓解期组和正下常对照组(P<0.01);活动期组AC低于缓解期组(P<0.05);活动期组β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疾病活动期PNS患儿中,激素依赖组、激素耐药组cIMT高于激素敏感组(P<0.01),而激素依赖组和激素耐药组间cIMT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40例初发PNS患儿cIMT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3.各组血清CXCL16水平比较PNS忠儿疾病活动期组血清CXCL16水平高于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且缓解期组血清CXCL16水平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40例初发PNS患儿中,激素耐药组血清CXCL16水平高于激素敏感组(P<0.05)。
  4.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PNS患儿中血清CXCL16同TC、TG、LDL、apo-A、apo-B、Lp(a)、ox-LDL、24h尿蛋白定量及cIMT正相关(P<0.01);同血清ALB负相关(P<0.01)。cIMT同TC、TG、LDL、apo-A、apo-B、Lp(a)、ox-LDL正相关(P<0.01);同血清ALB负相关(P<0.01)。
  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IMT同TC、CXCL16、Lp(a)独立相关(R2=0.55,β=0.004,P<0.01;β=0.007,P<0.01;β=0.02,P=0.04)。
  结论:
  1.PNS患儿疾病活动期及缓解期血清TC、TG、LDL、apo-B、Lp(a)、ox-LDL均显著升高,提示PNS忠儿疾病活动期及缓解期脂质代谢紊乱持续存在。
  2.PNS患儿颈动脉结构和功能较正常对照儿童发生了显著改变,提示PNS患儿发生AS的风险增加。疾病活动期患儿中,激素依赖组、激素耐药组cIMT高于激素敏感组,提示激素依赖和激素耐药患儿较激素敏感患儿发生AS的风险更大。40例初发PNS患儿的cIM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在疾病初期PNS患儿已经存在AS的风险。
  3.cIMT同TC,TG, LDL,apo-A,apo-B,Lp(a)及ox-LDL正相关,且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IMT同TC及Lp(a)独立相关,提示脂质代谢紊乱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加剧PNS患儿AS的风险。
  4.PNS患儿疾病活动期组及缓解期组血清CXCL16水平显著升高,且相关性分析显示PNS患儿血清CXCL16同TC、TG、LDL、apo-A、apo-B、Lp(a)、ox-LDL、24h尿蛋白定量正相关,同血清ALB负相关,提示CXCL16参与PNS的发病机制。
  5.40例初发PNS患儿中,激素耐药组CXCL16水平高于激素敏感组,提示在疾病初期血清CXCL16或许可以作为预示激素治疗效果的一个生物指标。
  6.血清CXCL16同cIMT正相关,且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CXCL16同cIMT独立相关,提示CXCL16参与PNS患儿AS的发病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