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13-2015年某三级乙等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现况调查
【6h】

2013-2015年某三级乙等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现况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1.近年来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现状及危害

2.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现状

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现状

4.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现状

5.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感染现状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实验材料及方法

3.统计处理

4.质量控制

结果

1.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

2.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检出情况

3.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率

4.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率

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率

6.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率

7.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率

8.产ESBLs奇异变形杆菌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率

讨论

1.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检出率

2.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

3.住院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

4.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

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

6.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随着抗菌药物朐不断更新和广泛应用,使临床许多重症感染、难治性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但在治疗过程中部分致病菌对抗菌药物也产生了耐药性。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大多病情危重,存在基础疾病多、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且长期留置导管等情况,如果不能有效地治疗和控制感染,致死率较高,且给其他危重患者带来感染隐患。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也是临床经验用药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患者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从而延长住院天数,增加患者医疗费用。
  近年来,国家卫计委加强了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力度,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纳入医院感染监测指标。有报道显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及耐药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而对三级乙等医院多重耐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的相关研究较少。
  目的:
  通过调查某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在不同年龄、人群、科室、标本、疾病中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该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总体情况和各种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现状,以期为其他同级别医院临床医师在抗菌药物选择和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工作方面提供参考,对有效预防和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有重要意义。
  方法:
  1.研究对象:收集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期间济南市天桥区某三级乙等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致病菌检出结果及病例资料,对各种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检出率及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统计方法:对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变量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对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变量以中位数上四分位数,下四分位数[M(Q25,Q75)]的形式表示;分类变量以频数(n)和频率(%)表示。对分类变量进行比较时采用x2检验分析,在不满足x2检验条件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对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变量进行比较时采用秩和检验分析。以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检出情况: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共有出院病人54128人次,多重耐药菌检出2851株,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为5.27%;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为36.16%。
  2.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特征和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分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不同性别、年龄、科室、送检标本中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菌素类(99.2%)、喹诺酮类(98.1%)、氨基糖苷类(95.4%)、碳青霉烯类(93.4%)、磺胺类抗菌药物(91.9%)的耐药率均>90%;不同性别、年龄、科室、送检标本检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布特征和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分析: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在不同性别、科室、送检标本、疾病中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类(84.7%)、头孢菌素类(75.8%)、喹诺酮类(73.7%)、碳青霉烯类(75.8%)、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71.9%)的耐药率均>70%。与非多重耐药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年龄、科室、送检标本检出菌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特征和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分析:MRSA在不同科室、送检标本中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其耐药率排名前三位的抗菌药物种类为大环内酯类(97.4%),青霉素类(96.9%),林克胺类(86.5%),与非MRSA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科室、送检标本、疾病检出MRSA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5.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分布特征和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分析: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三种致病菌在不同年龄、科室、疾病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检出率居前三位的科室是肝胆外科、ICU、普外科。对磺胺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70%。不同年龄、科室、送检标本、疾病患者检出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1.该院的多重耐药菌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检出率较低。
  2.ICU、肝胆外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等多重耐药菌检出率较高。
  3.糖肽类(万古霉素)、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四环素类(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对临床常见的多重耐药菌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环内脂类、青霉素类、林可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与产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药物等药物的耐药率较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