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祖业权与集体权——转型期一个西南乡村的争祠事件
【6h】

祖业权与集体权——转型期一个西南乡村的争祠事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方法

(二)研究回顾

1.祠堂权属问题的研究现状

2.当代农民的维权抗争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一、祠堂、宗族与村庄

(一)谭氏宗族与RZ公祠

(二)土地改革、宗族分化与村落政治

二、“过程-事件”中的争祠事件

(一)掉落的白石灰:再发现的祖宗

(二)砸门

(三)调解

(四)官司

1.“官告民”与一审的败诉

2.再审的失败与香炉事件

3.高院的审理与祠堂的回归

4.没有结束的结束:胜诉后祠堂权属问题的继续悬置

三、讨论与反思

(一)谁的祠堂?——两种关于祠堂权属的话语表达与内在逻辑

(二)祖业权与集体权:祠堂的产生及其权属的历史变迁

(三)调解与诉讼:两种话语表述下的法律实践

(四)权变抗争:转型时期宗族维权的主体表达与文化适应

(五)乡村干部的反向行为与乡村治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祠堂权属问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在目前法律体系中尚属空白。在广西省壮族自治区谭村①,围绕着祖业权和集体权两套不同的话语逻辑,谭氏三公宗族与村委进行了6年的争祠抗争。祖业权与集体权的话语表达及内在逻辑,与祠堂的历史变迁有着直接的联系。祖业权是儒家传统下的一个重要权利类型,通过以礼入法而得到法律上的确认。但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祖业权逐渐成为一个问题。在今天,祖业权是否应该得到确认对于国家法而言是一个问题,承认即意味着承认个体要接续传统家族制度和伦理,不承认,又意味着对传统儒家制度和伦理的剥夺。如何处理祖业权,是一个传统国家法与社会主义国家法之间的一个紧张。
  纠纷的核心是祠堂产权问题,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具有普遍性。而它在受到历史进程影响的同时又被地方社会所塑造,体现出复杂的地方性。事件本身也由此变得更加矛盾和曲折,包含了中央与地方、地方政府内部、地方政府与宗族以及宗族之间等多重矛盾,反映了建国后地方社会权力与秩序的变迁。
  本文以此为个案,从祠堂的变迁、权属纠纷产生的历史背景出发,描述争祠的一系列过程和事件,分析争祠双方的话语表达与内在逻辑、相关的法律实践、宗族维权方式的特点与转变以及乡村干部的反向行为等,由此反思当前的祠堂权属问题、建国后国家的政权建设运动、转型时期的宗族以及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等,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