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东大学校内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研究
【6h】

山东大学校内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创新

第一章 微信及微信公众平台概述

一、微信的概念及发展

二、微信公众平台的概念及分类

三、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概况及意义

四、山东大学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情况

第二章 山东大学校内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现状分析

二、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团队建设情况

三、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建设情况

四、微信公众平台内容题材的选择

五、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广模式分析

六、微信公众平台的资金来源分析

第三章 山东大学校内微信公众平台案例分析

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相关理论

二、山东大学官方微信认证订阅号“sdu-1901”

三、山东大学官方微信认证服务号“isdu1901”

四、山东大学校园交友微信订阅号“sdu-tuodan”

第四章 山东大学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官方微信平台权威性日趋下降

二、部分校内微信平台互动性欠缺

三、微信公众平台的舆情治理能力不足

四、校园微信公众平台自我盈利能力堪忧

第五章 完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的策略

一、精准定位校园微信公众平台角色与功能

二、建立健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管理机制

三、推动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实现自我盈利

四、丰富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形式

五、增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互动能力

六、加强宣传引导学生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力度

七、加速校园微信平台与微博平台融合发展

八、提升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对舆情事件的应对能力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当前,无论是从各大手机应用商店公布的下载排行榜还是我们作为“智能手机一代”用户的亲身体验来看,微信(海外版名为WeChat)的影响力可谓无孔不入,“朋友圈”、“微信红包”、“微信公众号”等一系列新名词也成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词语,作为微信的创始人张小龙对微信的解读是“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俨然,微信已成为最影响当前移动互联网用户的App,由微信衍生出的微信公众平台也成为眼下最火爆的新媒体平台,数以千万计的注册量,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愿景,对整个社会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效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高校借助微信公众平台这种新的媒介平台实现了更为经济和便利地发布资讯与用户互动交流的目的,有利于社会各界了解高校的最新动向,也有利于学生家长关注孩子就读学校的情况。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新生事物自国内第一个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开办至今也才不足五年,相比较校园报纸、校园网站以及广播电台等传统校园媒体而言,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还处于上升阶段,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技术支持方面都存在着些许不规范的问题。
  本文从微信公众平台特别是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入手,从运营传播模式、团队建设、功能设置以及内容素材选择和推广模式乃至用于维护运营的必要资金来源等维度入手,展开介绍和讨论,层层推进并以山东大学校内最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微信公众平台“sdu-1901”、“isdu1901”和“sdu-tuodan”为例加以分析,总结当前山东大学校内微信运营过程中存在的权威性下降、互动性欠缺以及舆情治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并在文末试图针对性地提出在实践过程中探索而来的经验汇聚成的建议。写作本文的宗旨是希望通过研究山东大学校内的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情况为我国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管理人员、非官方运营成员正确而充分认识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之道提供一定的帮助,使得相关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者们在优化平台运营手法、突出平台的差异化特色、规范平台的团队建设、拓展推广方式及渠道和提升平台品牌形象及影响力等方面能够获得一定的提升,并为其良性化运营提供一定的可操作性指导策略,促进山东大学乃至全国其他兄弟院校的微信公众平台能够良性化发展,一同为共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服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