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nstructivism in Buddhist and Wester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nstructivism in Buddhist and Wester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TABLE OF CONTENTS

ABSTRACT

摘要

ABBREVIATION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Importance of the study

1.3 Research methodology

1.3.2 Procedure

1.3.3 Limitations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3 WESTERN PSYCHOLOGY AND ITS DEVELOPMENT

3.1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western psychology

3.1.1 Structuralism

3.1.2 Functionalism

3.1.3 Behaviorism

3.1.4 Gestalt psychology

3.1.5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

3.1.6 Humanistic psychology

3.1.7 Cognitive psychology

3.2 Buddhist psychology and its development

3.2.2 Early Buddhism and development of Buddhist psychology

3.2.3 Later writing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t psychology

CHAPTER 4 COMPARISON OF BUDDHIST AND WESTERN PAYCHOLOGY

4.1 Introduction

4.2 Comparison on Buddhist and western psychological schools

4.2.1 Structuralism and Buddhist psychology

4.2.2 Functionalism and Buddhist psychology

4.2.3 Behaviorism and Buddhist psychology

4.2.4 Gestalt psychology and Buddhist psychology

4.2.5 Psychoanalytic theory and Buddhist psychology

4.2.6 Humanistic psychology and Buddhist psychology

4.2.7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Buddhist psychology

CHAPTER 5 CONSTRCTIVISM IN WESTERN PSYCHOLOGY

5.1 Introduction to constructivism

5.2 Cognitive theory and development of eonstructivism

5.2.1 Jean Piaget

5.2.2 Jerome Bruner

5.2.3 von Glaserfeld

5.2.4 Lev Vygotsky

5.3 Characteristics of constructivist teaching learning process

5.4 Teacher’s and students’ roles in a constructivist classroom

5.5 Teaching strategies that can be practised by a teacher to besuccessful in constructivist teaching

5.5.1 Fourteen learner-centered principles

5.5.2 Problem-Based learning

5.5.3 Discovery Learning

5.5.4 Inquiry learning

5.5.5 Co-operative learning

5.5.6 Peer tutoring

5.5.7 Cognitive apprentceship

5.6 An answer to criticism against learner-centered education

5.7 Constructive learning and punishment in western psychology

5.8 Constructivism and psychotherapy

CHAPTER 6 CONSTRUCTIVISM IN BUDDHIST PSYCHOLOGY

6.1 Introduction to constructivism in Buddhist psychology

6.2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of religions contemporary to Buddhism

6.3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in Buddhist psychology

6.4 Constructivist elements as reflected in Buddhist education in many dimensions

6.5 Constructivist nature in Buddhist meditation

6.6 Constructive learning and punishment in Buddhist education

6.7 Constructivist psychotherapy in Buddhist psychology

CHAPTER 7 COMPAIUSION AND EVALUATON OF CONSTRUCTIVIST TEACHINGS IN BUDDHIST AND WESTERN PSYCHOLOGY

7.1 Constructive learning in Buddhist and wester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1.1 Comparison between Buddhist and Piaget’s constructive learning approach

7.1.2 Comparison between Buddhist and Bruner’s constructive learning approach

7.1.3 Comparison between Buddhist and Vygotsky’s constructive learning approach

7.1.4 Problem based learning in Buddhist and moder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1.5 Discovery learning in Buddhist and moder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1.6 Inquiry learning in Buddhist and moder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1.7 Peer learning in Buddhist and moder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1.8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in Buddhist and moder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3 Constructive psychotherapy in Buddhist and western psychology

CHAPTER 8 CONCLUSION

REFERENCES

ACKNOWLEDGMENTS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展开▼

摘要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审视上座部佛教心理学中建构性的学习策略与西方教育心理学中建构性学习理论的同异比较。建构主义是一种元理论视角,它含纳了医学、哲学、心理学、灵性智慧等多个领域的传统内容。因此,在本文中,局于研究领域的有限性,我将基于佛教心理学中建构主义的视角,集中讨论具有现代建构性心理疗法的西方教育心理学中的建构性理论。
  上座部佛教的心理教学可见于所谓的三藏中:经(佛陀可获得的言教的结集)、律(戒律的结集)、论(形上论述的结集)以及对他们的注释。佛教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亦即佛教在古印度北部出现的时间。
  西方心理学的形成奠基于以下几个学派:结构主义,功能主义,格式塔理论,人文方法和认知方法。当把这些西方心理学派的研究成果与佛教心理学加以比较时,会发现这两种不同传统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共性。关于人类心灵功能的讨论,佛教教义较之西方心理学更具描述性和分析性。而且我们会发现上座部佛教有关心的分析和解释十分精妙且更具心理学的意义。
  建构主义在西方教育心理学中伴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而出现。在建构主义中,学生不再是消极的信息接收者和生产者,而是他们自身概念性理解的积极创构者,以及与物质世界和社会世界不断互动的积极的意义制造者。进一步来说,建构主义强调,知识不能是独立于认识者之外的存在,并且不能够在彼此之间复制和传递。学习被视为一种不断调整的过程,而学习者则被认为是积极的意义制造者而非是消极的刺激感应者。在开发建构主义作为西方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上,约翰·杜威、皮亚杰、布鲁纳、列弗·维果斯基是关键贡献者。而约翰·杜威被认为是建构主义方法的哲学的创始人,皮亚杰常常被作为认知建构主义方面的首席理论家。维果斯基是致力于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家中的主要人物。根据这个简短的总结,很明显,建构主义在西方心理学只有短短一百年的历史。在建构性的学习方面,有大量佛教教义可以与皮亚杰、布鲁纳和维果斯基的研究成果相比。若审视西方心理学中建构主义学习的方法:基于问题的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同侪教学和认知学徒制,可以发现,西方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理论是受到佛教构建主义学习方法一定程度的影响的。而且,两者之间还有许多教学内容可以相互分享,以促进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禅修作为获得内在寂静和涅槃的途径,也如佛陀所开示的那样,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是非常好的可实践的建构性方法。
  因此,在本研究中,佛教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西方教育心理学中的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被加以比较。佛教中有关建构主义学习的教学与西方心理学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展现的内容有相似之处。在教学中,佛陀尊重他的弟子们的认知能力,在组织教学学习过程中,避免包括惩罚等方式在内的消极的强化方法,认为学习者在他的指导下能够自主地构建新的知识。
  此外,佛教建构性学习策略是在比较方法的视角下得以评估的。以这种方式使得探索佛教和建构主义教育心理学互相增长和丰富彼此观点的道路成为可能。然而,由于很多原因,目前的教育制度缺乏基于建构性的学习理论的方法。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旨在促进符合21世纪价值要求的素质能力的正式或非正式教育环境中,合理的教学策略和建构性学习的发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反而将力量聚焦于教育的纯粹学术层面。有很多课程可以从佛教教义来实现良好的学习策略,使建设性的学习得以发展。佛在建设性的学习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显著的,可以给教育学者提供了各种有用的见解。
  目前,教师和教师教育者的动机是促进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建构性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特征。然而,事实上教师团体还没有准备好扮演符合建构主义理论要求的建构性教师的角色。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老师的素质能力不能满足理论规定的需求。正因为如此,在现代教育心理学中,建构性学习的形势退化到了给现代教育系统带来负面影响的程度。佛陀自身作为一个很好的榜样和向导,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名建构性的老师,他需要在帮助孩子们自主建立知识时具备相关的教师素质。
  即便是在现代治疗系统中,治疗师也采取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法,以便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客户为中心疗法的转折点。当把佛陀的角色作为治疗师来加以研究,那么客户为中心的治疗方法便会清晰明了。佛陀所遵循的治疗过程给现代治疗师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其方法也可以给他们提供许多深刻的见解。由于世界具有充满竞争和压力的特征,心理治疗的实施作为学校系统的科目或单元已成为现代教育培养具有健全心理的孩子的必须。如果心理疗法在教育领域被作为一项科目或单元而被引进,佛教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方法由于其深刻性可以被运用于任何国家任何时代。
  据上所论,我想是时候进一步探索佛教与西方教育心理学中建构性学习和有效的建构性学习策略,从而批判与比较地在现代教育系统中实施建构性学习。结论可知,如果理论家、教师教育者、课程制定者和老师能够采用佛教建构主义式的教学,佛教与西方教育心理学所提供的教学方法,教育系统将会变得更有意义。另外,此项研究将成为一项本土心理学,它可以提供此类可试验的概念和技术,从而为现代心理学进一步壮大发展做出贡献。最后,它还将昭示世界,作为一套实践原则,佛教教育心理学是多么完美。
  本论文的研究过程中,藏经及其注释是主要的资料来源。除此之外,相关领域的佛教书籍、研究论文和文章是支持此研究结果的第二来源。现代心理书籍、相关研究论文和文章被梳理以说明有关西方心理学中建构性学习理论和心理疗法的讨论。我们还期望在八章中运用描述的、解释的、比较的和评价的的方法,从批判和分析的视角进行此项研究,以达到相应的研究目的。论文第一章提供了对该论文一个介绍,在第二章提出了相关的文献综述。在第三章中,我通过两个副主题与它们下面的十个论题讨论西方心理学和佛教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第四章从七个副主题对佛教心理学和西方心理学进行了比较。在第五章中,有关西方心理学的建构性理论被分为八个副主题来加以讨论,第六章则分七个副主题讨论佛教心理学的建构性理论。佛教建构性学习的教学和现代教育心理学将从比较视角下加以讨论和评价,该部分内容将出现在第七章。最后一章总结了先前的讨论章节,并包含了整个论文的结论性观点。

著录项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