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产业政策偏误、民营企业行为扭曲与制造业产能过剩研究
【6h】

产业政策偏误、民营企业行为扭曲与制造业产能过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言

1.2 文献综述

1.2.2 产能过剩形成机制

1.2.3 产业政策与产能过剩

1.2.4 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1.4 主要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界定与传导机制分析

2.1 产业政策社会责任属性与产业政策偏误界定

2.1.1 产业政策社会责任属性理论界定

2.1.2 产业政策偏误理论界定

2.2 民营企业行为扭曲

2.3 产业政策偏误、民企行为与制造业产能过剩传导机制

第三章 产业政策偏误与民营企业行为扭曲

3.1 产业政策偏误、民企羊群性与投资同质化

3.2 产业政策偏误与民企承担社会责任

3.3 产业政策偏误与民企盲目投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业政策偏误对民营企业行为与绩效的实证分析

4.1 引言

4.2 模型构建与变量界定

4.3 数据描述

4.4 实证结果及稳健性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营企业进入行为与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理论分析

5.1 制造业中的民营企业

5.2 民营企业行为的羊群性

5.3 民营企业投资的进入壁垒

5.3.1 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的壁垒

5.3.2 制造业中的行政性垄断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民营企业进入行为与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实证分析

6.1 引言

6.2 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测度

6.3 模型构建与变量界定

6.4 数据描述

6.4.1 产能利用率、产能同质化以及民营企业投资增长

6.4.2 民企面临的进入壁垒大小

6.5 实证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制造业产能过剩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主流经济学界长期以来将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的根源归咎于政府的干预以及国有企业的生产行为,但对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民营企业重视不足。我们应当认识到在中国产能过剩较严重的水泥业、造纸业等行业中,民营企业拥有绝对的市场份额;即便是钢铁行业,民营钢铁企业的产能也足以和国有钢铁企业分庭抗礼。总体上看,中国制造业中民营企业已经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其整体素质依然较低,并且受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较大。
  本文在分析中国现行的产业政策偏误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政策的偏误性影响民营企业扭曲行为的作用机制,进而分析民营企业行为的扭曲与制造业产能过剩之间的传导机制。本文首先对产业政策的社会责任属性进行了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产业政策偏误性的含义,分析了产业政策、民营企业行为与制造业产能过剩之间的关联。
  本文采用2005年-2015年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产业政策的社会责任属性对民营企业行为与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选择性产业政策使受鼓励产业中的企业较易获得大量银行信贷,但并未相应提升企业绩效,信贷额与绩效之间呈现出“U型”关系。民营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承担了大量由产业政策传导的社会责任,造成了民营企业行为的扭曲。在制造业整体产能过剩情况下,本应选择退出市场的民营企业在产业政策支持下依然选择留在市场中,这不仅降低了企业绩效,也扭曲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产业政策偏好于行政调控以及由政府选择产业内“优胜者”,激发了民营企业盲目超规模投资,不利于企业绩效和产能利用率的提高。规范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理顺企业社会责任,能够提高民营企业的经营绩效。
  本文采用2005年-2011年有关数据分析民营企业行为与制造业产能过剩之间的关联。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其市场进入行为与投资行为对市场供给状况产生重要影响。在分析民营企业进入行为、投资行为和生产研发行为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民营企业行为对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机制,并实证测度了制造业产能过剩程度、民营企业进入壁垒和民企行为对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在进入相关行业时的羊群性群体涌入行为将带来大量投资,进入行业后生产规模偏好性以及研发创新惰性将导致产能同质化,民营企业进入行政性垄断行业的“玻璃门”壁垒将导致民营企业扎堆进入壁垒较低的制造业部门,从而加剧制造业产能过剩程度。降低行政性垄断行业进入壁垒、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引导民营企业的进入和投资行为、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技术创新步伐,可以有效化解制造业产能过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