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唐思想转型下的墓志书写
【6h】

中唐思想转型下的墓志书写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 墓志文体的形成与发展

二 中唐墓志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唐墓志的历史语境

第一节 礼仪制度中的墓志

第二节 从礼仪到记忆

第三节 丧家、作者与志主

第二章 中唐墓志写作方法的革新

第一节 细节的丰富

第二节 记言体的增长

第三节 情与理的抒张

第四节 叙述顺序的翻新

第三章 中唐墓志人物的书写模式

第一节 士人:在史传的延长线上

第二节 妇孺:礼制之外的生活世界

第三节 隐士:作为集体形象的逍遥

第四节 释氏:生死异相与现身说法

第四章 中唐墓志的命运书写

第一节 中唐士人的生存体验

第二节 墓志中的命运观念

第三节 思想转型下的命运书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墓志的诞生与丧葬礼俗密切相关,其写作过程处于复杂的历史语境之中,受诸多历史条件的制约。安史之乱以来,中唐社会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墓志逐渐从礼仪的束缚中解脱,写作观念随之改变,墓志逐渐从一种相对封闭的程式化文字向形塑人物和记忆的文学文本过渡。
  唐代墓志文写作已经十分普遍,大量的文章能够比较完整的反映整体的时代创作面貌。相比于初盛唐时期以骈文堆砌的墓志,中唐墓志无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散文化的语言,丰富的生活细节,精致的叙事技巧,多变的结构,这些变化塑造了更清晰的人物形象,也提高了文本的可读性。
  在中唐大量的写作实践中,墓志塑造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它们轮廓清晰,内里却面目模糊。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墓志倾向于采用某些写作传统去塑造某一类人物,写作传统的应用一方面赋予了人物更丰厚的意蕴,另一方面却也使人物形象陷于写作格套。这一写作状况反映了作为社会主流阶层的士人对自我和他者的认识。
  中唐社会的重重危机改变了士人的生存体验,也改变了文学书写的趣味和追求,并进一步引起了士人对生存状况的反思。中唐墓志的思想焦点是不幸命运的书写和讨论,墓志文本记录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命运观,反映了天人思考的不同面向。与思想史中的精英思想有相似之处,并在精英士人的思想讨论中得到了深入,而思想的变化也影响了墓志的书写。中唐墓志反映了更复杂的社会思想面貌,为思想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著录项

  • 作者

    王旭;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 学科 中国古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樊庆彦;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墓志;
  • 关键词

    中唐时期; 墓志; 写作手法; 人物塑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