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运作模式研究
【6h】

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运作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的背景

1.1.2研究的意义

1.2研究思路和方法

1.3主要创新与不足

1.3.1主要创新

1.3.2主要不足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理论综述

2.1国外理论基础

2.2国外文献综述

2.3国内文献理论综述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发展的背景和现状

3.1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概念界定

3.2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背景

3.2.1市场需求助推银行理财业务发展

3.2.2投融资结构变化促使银行理财模式创新

3.2.3高压监管回归资产管理本源

3.3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历史演变

3.4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现状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运作模式分析

4.1银行理财产品运作模式概况

4.2银行理财产品资产配置分析

4.3银行理财产品结构设计

4.3.1货币市场投资模式

4.3.2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模式

4.3.3 FOF/MOM投资模式

4.4银行理财产品风险分析

4.4.1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理论分析

4.4.2银行理财产品风险实证分析

第五章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运作模式转型建议

5.1总结与展望

5.2银行理财业务转型建议

5.2.1加大债券市场资产的配置规模

5.2.2提高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占比

5.2.3合理控制非标资产投资规模

5.2.4布局全球寻找优质资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得益于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和大量的金融创新,中国资产管理业务发展迅速。国内从事资产管理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以及保险公司等,其中商业银行是中国资产管理市场最重要的运作主体,银行理财在各类资管产品中规模最大。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数据,银行理财规模从2007年的5000亿元迅速增长到2017年的29.54万亿元,在整个资管行业中的占比达到24.68%。从银行角度看,理财业务对银行经营管理影响深远,改变了银行传统的资产负债结构、盈利模式和风险防控体系。从全球市场角度看,银行理财对调整和改善经济结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拓宽社会投融资渠道、激发市场活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银行理财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态势,2011年至2015年银行理财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暴露出银行在理财产品开发、运作、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本文梳理了银行理财发展的历程和现状,针对国内银行理财普遍采取的“资金池”运作模式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该模式的具体运作机理,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风险。本文认为,“资金池”模式下银行虽然可以最大限度地从市场上获取优质资产,实现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的目的,但理财产品期限错配现象严重,流动性风险和刚性兑付压力巨大。同时,在缺乏大数据和量化模型支撑的情况下,银行理财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和总体风险把控能力有待提升。业内对理财产品的性质、作用和影响争议不断,认为银行理财业务在“影子银行”中扮演重要角色,极易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 本文认为,银行理财粗放式的管理已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最新的监管要求,必须加快推动业务转型。未来银行要采取主动投资的管理模式,提升大类资产组合配置能力和差异化创新能力,真正实现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对此,本文结合监管要求和宏观经济发展大势,提出银行理财产品运作模式转型及大类资产配置的有关建议,以期对银行理财业务管理和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