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Er:YAG激光运用于种植二期手术的研究
【6h】

Er:YAG激光运用于种植二期手术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主要英文缩略语

前言

第一部分不同波长激光行软组织手术:热量变化及组织学评价的体外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第二部分Er:YAG激光和Nd:YAG激光照射钛片表面的形态学观察

1材料及方法

2实验结果

3讨论

4结论

第三部分Er:YAG激光与传统手术刀进行种植二期手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典型病例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激光已经广泛运用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手术,如治疗唇(舌)带过短、黏液腺囊肿、牙龈瘤、血管瘤、白斑等。激光对于软组织的热效应控制一直是激光使用重点,使用何种波长激光,如何控制激光使用参数是目前存有争议的问题。另外,激光在种植领域的应用也迅速开展,无论是种植窝的预备,种植二期手术、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都发挥巨大的优势。本研究的目的是为证实Er:YAG激光在种植二期手术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本文共三部分组成,第一、第二部分为体外实验,从不同角度表明Er:YAG激光对于软组织切割及种植体表面的安全性,第三部分比较了Er:YAG激光与传统手术刀在二期手术中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推广使用提供参考。 第一部分 不同波长激光行软组织手术:热量变化及组织学评价的体外研究背景:激光已逐渐成为口腔病损治疗的标准工具。 目的:为了观察不同激光行软组织手术时周围软组织温度变化,在大体及组织学层面评价不同激光对组织的热效应。 方法:新鲜离体的羊舌,使用不同激光(Er:YAG激光2W和4W、Nd:YAG激光组3W和5W、半导体激光3W和5W)进行切割,k型热电偶记录样本周围软组织初始温度及峰值温度,在大体和组织学层面评价组织形态变化。 结果:温度变化:半导体激光和Nd:YAG激光的温度值升高较高,温度升高变化范围在10℃和16℃之间,Er:YAG激光温度升高相对较小,在2℃~6℃范围内。Er:YAG激光与半导体激光和Nd:YAG激光温度变化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大体及组织学评估:在所使用激光器中,半导体激光切割软组织产生的最大热损伤范围数值(ETTD)最高,半导体激光5W时ETTD值最高(607.62μm),其次是Nd:YAG激光5W(574.72μm),Nd:YAG激光和半导体激光的平均ETTD在3W时ETTD分别为421.53μm和513.36μm,均高于400μm。Er:YAG激光在2W和4W时,ETTD平均值分别为82.35μm和92.27μm。组织的碳化程度与ETTD呈正相关。切口质量与ETTD呈负相关。 结论:1.Er:YAG激光作用软组织热效应层薄,热损伤范围小,且切割伤口整齐。 2.Nd:YAG激光和半导体激光作用软组织热效应范围大,切口碳化程度较高。 第二部分 Er:YAG激光和Nd:YAG激光照射钛片表面的形态学观察 目的:激光可用于种植体二期手术,但不同激光对于种植体表面结构的影响尚不明确。本部分研究Er:YAG激光对种植体表面结构的影响,并使用Nd:YAG激光作为参照,以期为激光处理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临床应用提供参数依据。 方法:将9枚SLA钛片分为激光组和对照组两个大组。激光组分为A和B两组,A组为Er:YAG激光组、B组为Nd:YAG激光组;对照组为1枚未被激光照射的钛片。Er:YAG激光组分A1,A2,A3,A4四个小组,同样使用R14手具,MSP模式,频率为20Hz,每次脉冲能量分别为A1组40mJ,A2组70mJ,A3组100mJ,A4组150mJ;Nd:YAG激光组分B1,B2,B3,B4四个小组,同样采用MSP模式,频率为15Hz,光纤直径为300μm,照射功率分别为B1组1W,B2组1.5W,B3组2W,B4组3W。照射方法:距离钛片lmm且呈45°进行照射,以2mm/s的速度均匀照射整个钛片表面。扫描电镜下观察钛片表面结构变化。 结果:Er:YAG激光组:SLA钛片表面结构均未出现明显熔融,凝结等变化。Nd:YAG激光组:功率为1W时,SLA钛片表面未见明显异常;当在功率为1.5W激光时,SLA钛片表面开始出现少量熔融现象;功率为2W、3W时,SLA钛片表面均出现大面积熔融、凝结和微裂纹等现象。钛片表面的熔融变化程度与功率输出大小成正相关。 结论:Er:YAG激光脉冲能量在150mJ以下时对SLA钛片结构无明显损伤,Nd:YAG激光功率高于1.5W后,对钛片结构改变明显,功率越高,表面损伤越大。 第三部分 Er:YAG激光与传统手术刀进行种植二期手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Er:YAG激光和传统手术刀在口腔种植二期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探讨Er:YAG激光进行二期手术的优势及应用方式,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门诊进行口腔种植二期组织手术的患者40例(共64颗种植体),采用随机对照的设计方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Er:YAG激光组(20名患者共33颗种植体),B组为传统手术刀组(20名患者共31颗种植体),分别进行种植体的暴露。对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是否需要麻醉及麻醉药物使用剂量,术后患者疼痛程度(NRS),术后牙龈愈合情况(HI)及患者术后取模时间等临床参数进行比较。 结果:1.A组(Er:YAG激光组)平均手术操作时间为8.6±2.02min,B组(手术刀组)平均手术操作时间10.1±2.55min,A组手术时间低于B组(P=0.013<0.05),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A组患者术中需要进行局部浸润麻醉的患者(24.2%)明显低于B组患者(100%),且局部浸润麻醉药物平均用量(0.3ml)明显低于传统手术刀组(1.1m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B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A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3天疼痛程度NRS评分高于B组(P<0.05),但术后7天,两组之间未表现明显差异(P>0.05)。 5.A组术后平均取模时间为7.2±0.48无B组为12.6±1.25无A组明显低于B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6.两组患者术后愈合情况(HI),A组优于B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Er:YAG激光行种植二期手术,操作方便,避免或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术中视野清晰,减少术后肿胀发生,促进伤口愈合,缩短种植最终修复时间。

著录项

  • 作者

    曹霄宇;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 学科 口腔医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马跃;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YAG激光; 种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