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未带地图的文学旅行——萧乾小说创作论
【6h】

未带地图的文学旅行——萧乾小说创作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一、游走在满目疮痍的人世间

(一)打造矮檐下的炎凉世界

(二)道不尽天涯沦落人的辛酸

(三)向现实人生寻求题材

二、艰难中建构独特的心灵家园

(一)看尽人间的悲欢离合

(二)一路漂泊,一世追求

(三)构建精神的乌托邦

三、“京派”——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一)“京派”存在与否

(二)独树一帜的“京派”

(三)萧乾与“京派”

结语:说不尽的萧乾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萧乾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奇才,他的文学创作跨越了多种文学领域,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单就小说而言,作为一位具有独特创作个性的作家,萧乾对中国现代文学所做出的贡献不容小觑,值得深入研究。萧乾的一生充满了浓重的传奇色彩,他称自己是“未带地图的旅人”,而综观他的小说创作,也可以称之为“未带地图的文学旅行”。
   萧乾所取得的文学成就得益于“京派”的涵养,同时他的参与和创作又丰富和充实了“京派”的文化力量和文学成就。最初以“京派”小说家的身份踏上文坛,萧乾在“京派”大师的赏识提携下,积极地参加到30年代“京派”兴盛时期的文学活动。他的小说在题材选取、思想主旨和审美追求等方面明显带有“京派”小说的特质,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主动远离激烈的政治斗争,被称为“抒情诗化”的小说。
   由于萧乾小说创作的复杂性,很难简单地将其束缚在“京派”作家群的范畴之内,他与“京派”的联系有特定的时间限制。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萧乾参与社会人生的意识日渐强烈,他有意识地跳出忧郁的童年世界,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现实人生,将批判的矛头指向黑暗的社会现实。萧乾曾自言:“摆脱了不少北京带来的‘新月派气息’我懂得了反帝,反封建的重要性。”他的小说开始涉及民族战争和社会运动等宏大主题,表现出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流露出与现实人生、时代主潮日益趋近的特质,特别是他独特的宗教题材的小说,可以视为萧乾彻底走出“矮檐下的炎凉世界”,向现实取材的最直接的表现。此时,萧乾已经完全超越了“京派”所提倡的相对超然的审美追求,开创了独属于他的文学天地。
   作为一位“自由翱翔的少年漂泊者”,年轻的萧乾在风雨飘摇中,看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炎凉世态;但是他始终坚守着心中的信念,始终执着于对真善美的追求。他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融入到他的文学世界,并最终用文字建构了独属于他的心灵家园,属于人类的永恒的“梦之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