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德里罗小说《白噪音》的生态批评解读
【6h】

唐·德里罗小说《白噪音》的生态批评解读

代理获取

目录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Cont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Background of the Study

1.2Questions and Purposes of the Study

1.3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oretical Basis

2.1Literature Review

2.1.1The Researches on Don DeLillo

2.1.2The Researches on White Noise

2.2Theoretical Basis

2.2.1Ecocriticism as Defined

2.2.2Relevant Propositions of Ecocriticism

Chapter Three Crisis of Natural Ecology

3.1Arrogance of Anthropocentrism

3.1.1Nature as Subordinate of Man

3.1.2Man as Conqueror of Nature

3.2Bewilderment in Postmodern Civilization

3.2.1Blind Worship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2.2Disaster of Industrial Expansion

3.3 Indulgence in Consumerism

3.3.1Expansion of Goods

3.3.2Excessive Consumption

3.3.3Misguidance of Mass Media

3.4Summary

Chapter Four Crisis of Human Spiritual Ecology

4.1Fear of Death

4.1.1Phenomena of Fear of Death

4.1.2Forms of Denial of Death

4.1.3Reasons for Fear of Death

4.2Loss of Identity

4.2.1Loss of Personal Identity

4.2.2Loss of Historical Identity

4.3Loss of Belief

4.4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Acknowledgements

展开▼

摘要

唐·德里罗是继托马斯·品钦和威廉·加迪斯之后美国又一著名的后现代派作家。迄今他已出版了十余部长篇小说和三本剧作,以及诸多短篇小说和散文。其代表作长篇小说《白噪音》被誉为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小说以美国中部小城镇和座落于该镇的“山上学院”为背景,描绘了杰克·格拉迪尼教授的家庭生活、山上学院的校园生活,以及小镇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一次灾难事件中人们形形色色的表现。小说不仅深刻剖析了美国的社会、大众媒体、消费文化、意识形态对人们思想、情感和心理等各方面的影响,而且还充分展示了后现代社会中愈演愈烈的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的对立,真实记录了当代美国人精神上的焦虑、痛苦和危机感,是一部以后现代文化为背景的“生态灾难小说”。作者对人类环境危机和精神生态的关注贯穿小说始终,生态意识是构筑这部作品独特魅力的重要因素。
  本文以生态批评理论为视角,以人类中心主义批判、科技至上观批判、消费文化批判和精神生态为切入点,通过文献发现对唐·德里罗的长篇小说《白噪音》进行文本细读,分析小说中所体现的自然生态危机和人类精神生态危机。
  本文包括引言和结论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简要介绍本文研究的历史背景、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以及论文结构框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性生态危机同益加剧,相伴而来的是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臭氧空洞、全球变暖、温室效应、人口爆炸甚至在世界局部地区出现生态灾难。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文学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应运而生,并迅速地在90年代成为文学研究的显学。小说《白噪音》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生态意识,生动描写了人类企图肆意践踏自然、主宰自然却最终无法逃脱自然的惩罚。
  第二部分文献回顾和理论基础主要回顾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小说《白噪音》及其作者唐·德里罗的研究成果以及生态批评理论的定义及其相关主张。德里罗的小说反映20世纪中叶美国现代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包括希特勒的法西斯主义,肯尼迪总统遇刺事件,冷战以及美国9·11事件等等。他的小说主题包括媒体文化对美国人的影响,美国社会的后现代性,主人公的阳刚之气以及小说中的宗教神秘力量。在他的小说中很难发现确定的语言主题,他的语言晦涩难懂,里面充满了戏仿和奇喻,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第三部分自然生态危机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方面人类中心主义的傲慢包括自然对人类的从属地位和人类作为自然的征服者两个论点,详细阐述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对于生态整体观的危害。第二方面迷失于后现代文明包括人类对科技的盲目崇拜和工业扩张的灾难两个论点,阐述后现代文明的人类对自然肆无忌惮地索取反而使人类自食其果。第三方面沉溺于消费文化主要沦述三个论点:商品过剩、过度消费和大众媒介对人们的误导。
  第四部分人类精神生态危机主要论述后现代社会人类的精神状态,人类的精神受到的种种难以修复的创伤。首先,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拒绝死亡是每个人的本能,小说人物各自通过不同的方式拒绝死亡。死亡恐惧的原因在于自身年龄的增长,死亡的日渐临近,以及消费社会大众媒体对死亡话题的夸大。其次,身份缺失分为个人和历史身份缺失。前者表现为主人公在消费品中对个人身份的探寻以及对身份缺失的恐惧,后者表现为消费文化中人们历史观的淡化。最后,信仰缺失阐述了后现代社会宗教信徒伪装虔诚的社会悲剧。
  第五部分结论总结本研究的主要观点。研究认为,自然生态危机包括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与统治、工业和科技对给自然带来的生态灾难、生产过剩和消费膨胀以及大众媒介对自然的危害等等。人类中心主义、后现代文明以及消费主义是导致自然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自然生念危机又进一步引发了人类对死亡的恐惧,身份缺失和信仰缺失等精神生态危机。而所有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在思想上违背了生态整体观,在行为上没有真正做到生态公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