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王献唐师友考述
【6h】

王献唐师友考述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王献唐生平

1、幼年至任职省图(1896-1929)

2、主掌省图至济南解放(1929-1948)

3、幽居泉城至辞世(1948-1960)

二、独具特色的师承关系

1、家学影响

2、西式教育

3、许瀚

4、其他先贤

三、广阔的交游

1、王献唐交游概观

2、与山东地区学者的交游

3、与江浙地区学者的交游

4、与其它地区学者的交游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一代国学宗师王献唐先生一生治学严谨,博大精深,在目录、版本、金石、文字、音韵、考古、图书馆学及诗文、书画方面皆造诣颇深,是我国著名的文献学家、考古学家、图书馆学家及金石学家,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罕见之学者。”
  献唐先生在学术研究上所取得的卓著成就,固然源于其一生勤奋治学,但其周围良师益友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王献唐幼年和青年时期接受了良好的国学和西学教育。自1929年掌山东省立图书馆后,因工作关系,结识了海内外大量的学者,献唐先生与他们交相论学,获益良多。从《王献唐师友书札》中所保存的书信来看,献唐先生与傅斯年(1986—1950)、赵录绰(生卒年不详)、王重民(1903—1975)、李小缘(1897—1959)等学者都有频繁的书信往来,是三四十年代具有广泛影响的主流学者。近年来,关于王献唐先生学术贡献的研究为数不少,但有关先生的交游师承,却较少有人论及。因此,本文以《王献唐师友书札》为基础,以考察王献唐师友交游事迹为重点,对献唐先生的交游师承做简单梳理,并藉此反映民国时期部分学者在学术研究中互相切磋、互相启发之状况。
  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章,王献唐生平。根据其一生学行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论述:幼年至任职省图(1896—1929)、主掌省图至济南解放(1929—1948)、幽居泉城至辞世(1948—1960)。第二章,独具特色的师承关系。通过王献唐自述其半生学行的《访碑图诗》及部分信札,探究其“承受朴学、兼容西学”之治学特色的渊源。第三章,广阔的交游。由于王献唐一生交游人士众多,因此这一部分依据献唐先生与当时学人的往来信札,以地区分类,选取有代表性的交游人士论述,藉以考察献唐先生的交游事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