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向人性深广处探寻:李健吾小说创作的现代性
【6h】

向人性深广处探寻:李健吾小说创作的现代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选题的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五)现代性的界定

第一章 “充满人性尖锐的呼声”:李健吾小说的启蒙意义

第一节 揭开病态人生的一角

一、运城中条山与《钟条山的传说》

二、战乱中百姓的病态人生

第二节 心灵深处的人性呼告

第三节 弱者本位与自卫的人道情怀

第二章“艺术是理想化的人生”:李健吾小说的艺术创新

第一节 简约而可怖的情景氛围

第二节 自觉而多元的叙事文体

一、情景化与场景化的散文片段

二、象征、暗示:写意寓言式文体的建构

三、多重叙事文本的交互使用

第三节 深致而高超的心理透视

第三章“生活在影响的交流中”:李健吾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 另一种“鲁迅风”

第二节 民族的与世界的

结 语:短暂但富有光彩的瞬间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李健吾是以文学批评家、话剧创作者以及法国文学翻译家而称颂于文坛的。然而,李健吾创作的另一方面却被人们慢慢忽视了,那就是在诗歌、散文、小说创作方面,虽然目前有些研究者开始涉及李健吾的戏剧散文创作并有一些不错的成果出现,但对小说方面的研究还相当不够,系统研究更无从谈起。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笔者选择李健吾的小说创作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拓展李健吾整体研究视域,发掘李健吾小说创作的思想意义和美学价值,探讨李健吾的小说观念的现代性,同时站在文化交流的视角研讨李健吾小说美学思想对东西方文学传统的借鉴与创新。
  本文所指的现代性是将现代性作为评判的价值尺度来考量李健吾小说的主题意蕴和艺术创新。以现代性为指导,首先是立人的现代性。在思想主题上体现为启蒙,李健吾在作品中通过质疑批判否定传统文化的方式肯定了人的现代性,也就达到了启蒙的目的,使人性得以充分展现和解放。本文在第一部分通过揭开病态人生的一角、心灵深处的人性呼告和弱者本位与自卫的人道情怀这三方面来进行论述这一启蒙主题;在艺术创新上,伴随着人的现代性的确立,现代性的美学观念也随之诞生。那么艺术的创新也带有了现代性的观照。李健吾对小说的艺术创新和对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也成为审美现代性的表现。所以在本文的第二部分通过简约而可怖的情景氛围、自觉而多元的叙事文体和深切而高深的心理透视三方面来论述李健吾在小说创作观念上的创新,也意味着其小说艺术的现代性。透过前两个部分的论述,笔者在第三部分认为李健吾的小说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有其特殊的价值——承上启下,这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以鲁迅为代表的启蒙小说的继承和发展。二是李健吾在融合西方文学艺术观念的基础上使中国本土小说获得了新的发展和创造性转化,通过借鉴西方的文学和文化,在传统小说里进行了融会贯通,因此李健吾小说在对中国小说的现代化的推动方面使其具有了现代性的另一意义。从上述种种的现代性的表现来审视李健吾的小说在文学史上的现代意义是本文所要探究的重要内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