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一带一路”的我国能源物流网络空间布局研究
【6h】

基于“一带一路”的我国能源物流网络空间布局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关研究

1.2.2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第2章 中国能源战略及物流管理机制探究

2.1 引言

2.2 国外能源安全与能源物流管理体制的经验

2.2.1 国外能源战略状况

2.2.2 国外能源安全及能源物流管理

2.3 中国能源供给结构的基本态势及优化

2.3.1 中国能源供给结构

2.3.2 中国能源供给结构存在的问题

2.3.3 能源物流发展态势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我国能源物流战略蕴含

3.1 引言

3.2 “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能源物流战略构想

3.2.1 “一带一路”建设中能源合作的环境分析

3.2.2 “一带一路”背景下能源合作的商业生态系统构建

3.3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能源物流战略蕴含

3.3.1 能源物流战略的整体发展定位

3.3.2 “一带一路”中能源物流陆海格局顶层设计路径

3.3.3 “一带一路”中能源物流的战略蕴含

3.4 基于重心法和最大覆盖模型的石油储备基地选址问题研究

3.4.1 模型构建

3.4.2 模型求解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一带一路”的中国能源物流网络与空间布局

4.1 引言

4.2 中国能源物流网络布局优化研究

4.2.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能源储备基地优化布局程序

4.2.2 能源储备基地优化布局的模糊综合评判

4.2.3 模糊综合评价

4.2.4 能源储备基地宏观布局分析

4.3 中国能源供给结构的优化与调整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硕士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国的能源产量及消耗量自2000年起就接连快速增长,能源产量持续低于消耗量。石油进口来源主要为中东、西非、前苏联、中南美洲等国家与地区,此中从中东、非洲的进口的石油运输线路比较单一,对好望角、马六甲海峡及霍尔木兹海峡的依赖度过高,过高的对外依存度及能源获取渠道的失衡,严重威胁到国家安全和能源安全。
  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一方面要应对日益严峻的国际能源地缘形势,另一方面还要化解能源渠道单一化的环境风险,以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一带一路”战略的日渐推进和落实,使得能源物流将被委以优化和提升国家能源安全、储备及战略的重任,以因应国际能源格局演变等纷繁形势。
  基于此,本文综观全球主要国家的能源战略及其物流的发展概况,在国内外学界的研究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国内外能源物流结构及其发展状况,探究了我国能源物流供给结构及发展态势;进而从能源物流合作环境、商业生态系统、整体发展定位、顶层设计等方面对“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我国能源物流战略蕴含进行分析,并利用重心法、最大覆盖模型等对能源储备基地选址进行了研究;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对我国能源物流网络与空间布局做出了进一步探讨。
  第一章,对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我国能源物流网络空间布局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等展开了系统而详细地阐述,介绍了国内外学界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相关创新点。
  第二章,介绍了国外能源安全与能源物流管理体制的经验,对中国能源供给结构的基本态势及优化展开了分析。
  第三章,对“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能源合作环境进行了探讨,利用重心法、最大覆盖模型等对能源储备基地选址进行了研究,系统的阐释、探究了我国能源物流战略蕴含及其深层构思。
  第四章,通过对七个经济区现有能源储备基地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优化了能源储备基地网络与空间布局,调整了能源供给结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