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低温亚临界CO2脱除热敏性药物溶残实验研究
【6h】

低温亚临界CO2脱除热敏性药物溶残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食品药品中溶剂残留

1.2 传统药物溶残脱除技术

1.2.1 萃取分离法

1.2.2 冻干法

1.2.3 蒸发干燥法

1.3 超临界流体技术

1.4 亚临界流体技术

1.4.1 亚临界流体

1.4.2 亚临界CO2流体

1.4.3 亚临界CO2流体应用

1.5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5.1 课题的提出

1.5.2 课题研究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

2 亚临界CO2脱除药物溶残设备设计改造

2.1 超/亚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

2.2 超/亚临界CO2萃取设备

2.3 超/亚临界CO2萃取设备改进

2.3.1 温度控制改进

2.3.2 粉末药物脱溶料筐的设计

本章小结

3 药物脱溶残可行性实验

3.1 实验材料及设备

3.1.1 材料

3.1.2 仪器

3.1.3 亚临界CO2萃取设备

3.2 实验过程

3.2.1 实验方案

3.2.2 实验过程

3.2.3 溶残含量GC检测过程

3.3 实验结果

3.3.1 药物A实验结果

3.3.2 药物B实验结果

3.3.3 实验结果讨论

本章小结

4 药物脱溶残单因素实验

4.1 实验材料及设备

4.2 实验过程

4.2.1 实验方案

4.2.2 实验过程

4.3 实验结果

4.3.1 压力因素影响

4.3.2 流量因素影响

4.3.3 温度因素影响

4.3.4 时间因素影响

4.3.5 实验结论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溶剂残留是药品生产研发过程中的重要控制指标之一,溶剂萃取法、冷冻干燥法、蒸发干燥法等常规溶残脱除方法,由于存在着溶剂二次污染、脱除效果差及操作温度高等缺点,不能完全适用于低温热敏性较药物的溶残脱除要求。因此,开发一种低温热敏性药物溶残快速高效脱除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进行了已有超临界萃取设备温控系统及溶残脱除釜的设计改造,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多种药物的亚临界CO2溶残脱除实验研究。实验过程中,药物的溶残含量由气相色谱法来进行测定。
  本文首先设计改造出了一套操作温度可达0℃及利于药物溶残脱除的低温亚临界CO2药物溶残脱除装置。其次,采用4℃和25MPa的亚临界CO2对两种药物的溶残脱除3小时后,一种药物中的乙醇、丙酮和乙腈质量分数分别从0.965%、1.007%和0.157%降至0.01%、0.034%和0,另一种药物中的乙醇、丙酮质量分数从0.176%和0.405%都降至气相色谱的检出限以下。论文进行了右旋布洛芬的脱溶残单因素实验,分别验证了压力、流量、温度及时间的改变对于脱溶残效果的影响。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改造的亚临界CO2药物溶残脱除装置具有较好的热敏药物溶残脱除效果,低温亚临界CO2法是一种低温热敏性药物溶残的高效快速脱除方法。本研究对大量热敏性药物的研发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