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的青岛市流动人口就业研究
【6h】

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的青岛市流动人口就业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论文研究目的

1.2.2 论文研究意义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国内外研究概述

2.1 国外研究概述

2.1.1 国外在产业结构演进方面的理论研究

2.1.2 国外在人口流动方面的理论研究

2.1.3 国外实证研究概述

2.2 国内研究概述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评价

3 青岛市产业结构升级及其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3.1 青岛市产业结构演变轨迹

3.1.1 青岛市三次产业产值及其比重变化历史

3.1.2 未来青岛市产业结构升级方向

3.2 青岛市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3.2.1 青岛市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数量的影响

3.2.2 青岛市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3.3 小结

4 青岛市流动人口就业分析

4.1 青岛市流动人口社会经济特征及其就业现状

4.1.1 青岛市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

4.1.2 青岛市流动人口的就业状况

4.2 青岛市流动人口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4.2.1 青岛市流动人口就业结构与总人口就业结构的协同性分析

4.2.2 青岛市流动人口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4.3 小结

5 青岛市流动人口就业问题优化路径

5.1 深化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就业结构与其协调发展

5.1.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就业增长

5.1.2 拓展新型、多层次就业结构体系

5.2 强化流动人口服务,完善流动人口保障体系

5.2.1 树立包含流动人口在内的空间整体观

5.2.2 深化流动人口户籍制度改革

5.2.3 完善流动人口就业服务体系

5.3 提高流动人口自身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5.3.1 建立健全劳动力就业促进机制

5.3.2 加大专业技术培训政府扶持力度

5.3.3 鼓励企业开展职工培训

5.3.4 合理引进高素质劳动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升级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而流动人口是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形成的特殊群体,伴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而持续扩大。青岛市是国内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基于其特殊的地理区位优势,吸引国内外多地区投资,同时牵引劳动力大量流入市内,成为拉动胶东半岛乃至山东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极点,在东部沿海地区和新兴城市中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尤其是9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战略的明确提出,促使青岛市流动人口数量呈爆炸式增长。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对青岛市经济发展产生了直接而又深远的影响。
  本文通过梳理青岛市建国以来的产业结构升级轨迹,基于此背景分析青岛市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特征和就业状况,发现流动人口就业问题如下:(1)青岛市产业结构经过近二十年优化,已经形成“三、二、一”模式,但就业结构模式尚未与之匹配,第一、二产业就业比例过高、单位劳动力生产率低仍是存在的问题;(2)青岛市流动人口主体限于本身初高中文化水平、35岁以下的年龄层次,多就业于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传统服务业,并且绝大部分聚集在第二产业,这与青岛市的“等腰三角形”产业结构相去甚远,协调性很差;(3)青岛市流动人口聚集在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与青岛市总人口就业结构差异明显,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就业融合度很差;(4)未来5年,预测青岛市在第二产业中的工业、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会形成较大的劳动力就业缺口,但由于就业需求结构和流动人口素质结构的巨大落差,流动人口供给不能完全满足就业需求,将形成劳动力市场较长时期的供需矛盾。为此,从政府、企业、社会以及流动人口自身等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为制定相关就业政策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