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乌鸡白凤丸有效成份对MPTP制备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6h】

乌鸡白凤丸有效成份对MPTP制备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 言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 图

帕金森病的发病与雌激素类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

缩略词表

致 谢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附录

展开▼

摘要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也是老年期的多发病,5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约1%,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特征是中脑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nigraparscompacta,SNc)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脱失及伴发的纹状体(striatum,Str)轴突末梢DA耗竭,从而导致基底节神经功能的紊乱。帕金森病的病因未完全明了,可能有多种因素参与,如遗传、环境、自由基、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线粒体功能障碍等,而细胞凋亡可能是导致PD黑质(substantianigra,SN)DA能神经元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神经元的保护和抗细胞凋亡等方面的治疗已成为治疗PD的手段之一。大量研究业已揭示,性腺类固醇激素尤其是雌激素在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如PD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它可以抵抗神经毒性药物如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ddine,MPTP)的作用,乌鸡白风丸(BakFoongPills,BFP)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复方,被认为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为探讨BFP有效成份对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DA能神经元功能的影响,本实验应用MPTP(30mg/kg×5d)皮下注射C57BL小鼠制备PD小鼠动物模型。随机将实验动物分成三组:MPTP组、BFP+MPTP组和对照组,每组动物12只。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hydoxylase,TH)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SNDA能神经元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ax蛋白表达反映细胞凋亡情况;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方法(highperformanceliquidehromatography-electrochemicaldetection,HPLC-ECD)检测Str内DA及其代谢产物二羟基苯乙酸(dihydroxy-phenylaceticacid,DOPAC)和高香草酸(homovanillic,HVA)的含量变化,同时还观察了小鼠的行为学变化。结果如下: 1.MPTP组SN中TH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而BFP+MPTP组SN中TH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与MPTP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