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疗分析——国内文献报道520例分析
【6h】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疗分析——国内文献报道520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本院病例资料

1.2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1.3国内文献搜集

1.4资料分析与统计分析

第二章 结果

2.1地区分布

2.2一般资料

2.3影像学资料

2.4手术治疗及并发症

2.5病理

2.6免疫组化

2.7预后

2.8肿瘤良恶性的预测

第三章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疗进展及鉴别诊断

攻读研究生期间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国内文献报道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of the pancreas)资料,探讨该病的组织来源、诊断、治疗和预后。 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本院11例SPT标本,回顾分析本院SPT病例25例及国内文献1993年1月到2009年2月报道的495例SPT患者的临床病理、影像学特点、诊断、治疗以及预后。 结果:SPT患者平均年龄24.09岁,其中女性465例(90.8%)。临床表现依次为:腹部隐痛181例(38.03%),无症状175例(36.76%),腹部包块91例(19.12%)等,肿瘤大小平均6.85cm,位于胰头部178例(35.18%),胰颈49例(9.68%),胰体尾262例(51.79%),胰腺外16例(3.16%)。CT扫描示:肿瘤为低密度,肿瘤包膜在动脉期,尤其是静脉期强化,而包膜壁薄、脾大的往往提示恶性倾向。免疫组化示:α-AT、α-ACT、Vim、PR阳性率分别为94%、89%、90%、53%等。325例手术中根治性切除占97.8%。295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2.5月,仅9例死亡。 结论:1 SPT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年轻女性的罕见的胰腺肿瘤。可能起源于胰腺胚胎多能干细胞,与性激素水平相关。2 CT是主要的临床影像学诊断方法。可通过肿瘤包膜完整性、厚度、肿瘤边界等指标术前判断肿瘤良恶性。3治疗主要靠外科手术,该病预后良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