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泛突厥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6h】

泛突厥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泛突厥主义概述

1.1 突厥民族

1.2 泛突厥主义的产生及其早期嬗变

1.3 冷战后泛突厥主义的发展及原因

1.4 泛突厥主义与新疆分裂主义的产生

1.4.1 新疆分裂主义产生历史

1.4.2 “东突”产生基础

I.4.3 “东突”思想体系

第二章 泛突厥主义对中国新疆的渗透

2.1 泛突厥主义渗透新疆的源起

2.2 泛突厥主义在建国前的渗透

2.3 泛突厥主义在建国后至冷战结束的渗透

2.3.1 泛突厥主义在50年代受沉重打击

2.3.2 泛突厥主义在60年代至80年代的活跃期

2.4 泛突厥主义在冷战结束后的渗透

2.4.1 泛突厥主义在新疆渗透的新特点

2.4.2 泛突厥主义在新疆渗透的未来趋势

第三章 泛突厥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3.1 政治领域的影响

3.2 经济领域的影响

3.3 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流毒

3.4 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四章 中国应对泛突厥主义的措施

4.1 国内措施

4.1.1 政治制度层面

4.1.2 经济社会层面

4.1.3 文化思想层面

4.1.4 宗教信仰层面

4.1.5 民族关系层面

4.2 国际措施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泛突厥主义所称的“突厥”并非我国历史上的突厥民族,其实乃北方草原之上语言相似的一些民族,其之间并无相同文化与同一血脉。泛突厥主义最初是个文化领域的现象,后来在诸种社会政治原因的共同刺激下成为了一种极端民族主义,其自产生之时,经历二战、冷战,直到现今,经历了波折起伏的不断演变。其对我国也进行了长期的渗透,主要分为建国前期的渗透、建国后到冷战结束时期的渗透以及冷战之后的渗透。其渗透对我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政治上表现为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的侵犯;经济上表现为对国家整体的经济安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思想意识形态上表现为国家观念层面的意识形态、民族观念以及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国际关系上表现为对我国国际形象、周边和睦友好以及外国势力干涉方面造成的威胁。泛突厥主义有自身的特点,有其自己的所谓理论基础和社会现实根基,我们应当针对其立足的基础和其特点进行有力的应对。在政治层面上应坚持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把握自治与共治的度;在经济层面上应大力推动新疆发展,把握投资与引导的度;在民族政策上应加强民族团结,把握支持与公平的度;在文化上应当加强文化教育,把握民族文化与科学教育的度;在法律层面应完善相关法制,把握政策与法律的度;在国际方面,应积极发展我国与中亚诸国和西方国家、土耳其等的友好合作关系,共同应对极端势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