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8F-FDG PET/CT在恶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初步临床研究
【6h】

18F-FDG PET/CT在恶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初步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18F-FDG PET/CT在不同类型淋巴瘤分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18F-FDG PET/CT显像在恶性淋巴瘤化疗期间疗效评价的临床价值,以及SUV值在PET/CT淋巴瘤疗效评价中的意义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不同类型淋巴瘤中病灶检出、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评价恶性淋巴瘤早期疗效,并SUV值在疗效评价中的意义;随访观察患者的预后及生存状况;
   方法:对不同类型淋巴瘤患者行PET/CT显像,并与传统影像结果进行比较;比较分析化疗前和3疗程化疗结束后PET/CT显像SUVmax值的变化情况;根据3周期化疗后PET/CT显像结果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在完成治疗后评价患者近期疗效,并进行8~28个月随访,比较两组间的PFS及OS。
   结果:74例患者共探查到223处病灶。PET/CT敏感性为95.9%,单纯CT敏感性为69.9%,B超敏感性为52.9%。PET/CT敏感性高于单纯CT显像(P=0.000),同样高于单纯B超检查(P=0.000);单纯的CT和B超共探查到182处,灵敏性为81.6%(182/223),两者结合后敏感性仍不及PET/CT(P=0.000)。对DLBCL、MALT和NK/T细胞型淋巴瘤PET/CT敏感性分别为96.8%、89.7%和94.7%。三组间进行率的两两比较发现只有DLBCL组和MALT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X2=4.0665,P=0.0437);29例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7例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及8例NK/T细胞型淋巴瘤化疗前PET/CT检查SUVmax分别为19.03±6.76、15.35±5.29和19.31±8.38,3周期化疗后分别为8.13±5.31、9.06±3.85和9.52±5.86,化疗前后组内采用X2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9例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3周期化疗后PET/CT阴性组和阳性组,两组间近期疗效率为100% VS58.8%(X2=5.977, P=0.0145)。两组1年PFS分别为82%和56%(X2=2.181,P=0.140),OS分别为100%和78%(X2=0.934,P=0.334)。
   结论:18F-FDG PET/CT对初诊淋巴瘤患者病灶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优于传统影像学检查,可以提高分期的准确性。不同类型的淋巴瘤,PET/CT具有不同的敏感性。SUV值变化可以反映早期化疗疗效反应,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3周期PET/CT显像结果可以预测化疗近期疗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