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兔前交叉韧带损伤后残端血运变化的研究
【6h】

兔前交叉韧带损伤后残端血运变化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标本的采集和制备

1.4 观察及检测指标

1.5 统计学分析

第二章 结 果

2.1 标本大体观察

2.2 ACL残端组织学观察

2.3残端组织免疫化学观察

2.4残端组织微血管密度比较

第三章 讨 论

3.1正常ACL组织结构

3.2 ACL移植物材料的选择

3.3 ACL移植物愈合

3.4影响移植物愈合的因素

3.5促进移植物愈合的因素

3.6保留残迹对移植物血运的影响

3.7 ACL残端血运变化

3.8本实验的临床意义及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前交叉韧带保残重建的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兔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后残端血运的变化情况,为ACL保残重建提供进一步的依据。
  方法:新西兰大白兔共30只,雌雄不限,随机分成5个组,每个组6只,其中1组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各组分别将其右后肢ACL自股骨端切断,建立ACL损伤动物模型。分别于损伤后2周、4周、8周、12周时处死实验动物,采集ACL残端标本。将标本进行HE染色组织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微血管密度。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损伤后第2周、4周残端微血管数量均升高(P<0.05),且4周时高于其他组(P<0.05)。损伤后8周微血管数量开始下降,至12周时降到最低,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
  结论:1.ACL残端血运随时间变化具有明显差异性,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2.根据残端血运变化情况提示,越早进行保留ACL残端重建,对移植物再血管化就越有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