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一种新型生物骨材料对犬牙槽嵴缺损修复的影像学研究
【6h】

一种新型生物骨材料对犬牙槽嵴缺损修复的影像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设备与材料

1.2 实验动物与分组

1.3 实验方法

1.4观察和评价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大体观察

2.2螺旋CT观察及CT值统计分析

2.3三维重建测量体积及骨吸收率

第三章 讨论

3.1实验动物的选择

3.2 建立引导骨再生术模型

3.3 CT值测量的意义

3.4 Simplant三维重建的意义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附图

综述: 骨修复材料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研究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建立比格犬牙槽嵴缺损模型,对比此种新型生物骨材料与Bio-Oss骨粉修复骨缺损的效果差异,并探讨和分析使用屏障膜和不使用屏障膜时其引导成骨效果的区别,为其临床使用提供一定的指导。
  方法:
  选用成年健康本地比格犬6只,雌雄不限,术前分别拔除双侧下颌第三,第四前磨牙及第一磨牙。自然愈合3个月后,于双侧下颌骨缺牙区分别制作两个长宽高分别为9mm×7mm×5mm的三壁箱状缺损模型,同侧两个缺损间隔5mm。对四个缺损进行随机处理,分为Bio-Oss骨粉联合Bio-Gide膜组、生物骨材料联合Bio-Gide膜组、生物骨材料组、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周、4周、8周、12周、24周对6只比格犬拍摄螺旋CT,测量骨缺损处CT值(Hounsfield unit,HU),并对CT值进行统计分析。利用Simplant16.0软件对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测量骨缺损处体积并计算12周和24周时骨体积吸收率,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螺旋CT观察及CT值测量。在各个时间点Bio-Oss骨粉联合Bio-Gide膜组、生物骨材料联合Bio-Gide膜组测量的CT值大小相近,两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周、4周、8周、12周生物骨材料组CT值小于以上两组,进行两两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周时以上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CT值最小,除8周后与生物骨材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与各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三维重建观察测量骨体积及骨吸收率。三维重建观察符合CT观察特征。骨体积测量值1周时Bio-Oss骨粉联合Bio-Gide膜组、生物骨材料联合Bio-Gide膜组及生物骨材料组的骨缺损区的骨体积值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数值最小,与其余各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4周、8周、12周、24周时Bio-Oss骨粉联合Bio-Gide膜组、生物骨材料联合Bio-Gide膜组比较无差异(P>0.05),生物骨材料组数值较以上两组数值小,且两两比较存在差异(p<0.05),空白对照组数值最小,与其余各组均存在差异(p<0.05)。骨吸收率计算得出相同时间点Bio-Oss骨粉联合Bio-Gide膜组、生物骨材料联合Bio-Gide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两两对比,差异明显(p<0.05)。对两个时间点骨体积吸收率进行统计分析,12周的骨吸收率与24周的骨吸收率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
  1.此种新型生物骨材料具有一定的骨引导作用和修复骨缺损的性能,其效果与Bio-Oss骨粉相近。
  2.此种新型生物骨材料联合 Bio-Gide膜使用时可获得比单独使用更好的成骨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