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比伐芦定对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行PCI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影响
【6h】

比伐芦定对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行PCI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分组标准

3 入选和排除标准

4 用药分类及给药方法

5 观察指标

6 随访

7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比伐芦定组与肝素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2 ACT值比较

3 凝血功能变化

4 30天随访结果

5 女性亚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比较

6 ACT值比较

7 凝血功能变化

8 30天随访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比伐芦定在冠心病抗凝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应用国产比伐芦定对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激活凝血时间(AC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变化及30d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术后出血并发症以及急性和亚急性支架血栓事件的发生情况,探讨此类患者使用国产比伐芦定的疗效性及安全性,以及合并另一独立危险因素女性患者应用国产比伐芦定的疗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08月入住我院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PCI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肝素组和国产比伐芦定组进行抗凝,亚组女性患者根据所用抗凝药物不同,分为肝素组和比伐芦定组。分别于PCI术前、应用抗凝药后5min、术后即刻、停药后30min、停药后1小时、停药后2小时测定ACT值;应用抗凝药前、用药结束后6、24和72h测定APTT、TT、PT、FIB;分别在用抗凝药前、用药结束后24h测定血小板计数(PLT)。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30d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术后出血并发症以及支架血栓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1)比伐芦定组与肝素组相比,用药后5分钟,手术结束后立即测定ACT,比伐芦定组明显大于肝素组(P<0.05),停药后1小时、2小时测定ACT值,比伐芦定组明显小于肝素组(P<0.05);术后两组血小板及术后凝血功能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伐芦定组与肝素组30天净不良临床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22%vs26.38%,P<0.025);30d主要不良心脏或脑事件没有统计学差异(1.11%vs2.20%,P>0.05);30d全部出血比伐芦定组相比肝素组显著降低(11.11%vs24.18%,P<0.05)。术后30d支架内血栓形成无统计学差异。(2)而对于女性亚组结果为:比伐芦定组在给药后5min、术后立即ACT值明显大于肝素组(P<0.05);术前和停药后30min,两组患者相比A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1h、2h测定ACT值,比伐芦定组显著小于普通肝素组(P<0.05);两组术后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伐芦定组与肝素组30天净不良临床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88%vs48.72%,P<0.05);30d主要不良心脏或脑事件没有统计学差异(0%vs2.56%, P>0.05);术后30d比伐芦定组全部出血与肝素组相比显著降低(21.88% vs46.15%,P<0.05);术后30d支架内血栓形成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1、比伐芦定相比肝素对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行PCI术的患者抗凝治疗中,起效更快,半衰期更短,能达到相同抗凝疗效且安全性更好;
  2、此类患者合并另一独立危险因素女性时,同样能达到相同的抗栓疗效,也可明显减少出血不良事件,具有很好的抗凝疗效及安全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