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中重要唱段的艺术特征
【6h】

论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中重要唱段的艺术特征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主要研究内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一章 歌剧《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及内容概要

第一节 作者简介

第二节 小剧场歌剧的体裁简介

第三节 歌剧《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

第四节 歌剧《再别康桥》的人物及剧情简介

一、人物简介

二、剧情简介

第二章 歌剧《再别康桥》中重要唱段的艺术特征分析

第一节 风格迥异的音乐形象及精炼的曲式结构

一、多样化的音乐形象

二、精致简练的曲式结构

第二节 各个人物的重要唱段的艺术特征的分析

一、林徽因的咏叹调《一首桃花》

二、林徽因、梁思成二重唱《天坛同台》

三、徐志摩、林徽因二重唱《再别康桥》

四、陆小曼独唱《旋转中忘记一切》

第三节 雷佳与王静对歌剧《再别康桥》的不同演绎

第三章 通过对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的研究而对中国歌剧产生的新的理解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歌剧《再别康桥》是国内第一部小剧场歌剧,同时也是一部文学歌剧,由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周雪石编曲创作,编剧为中国音乐学院表演教研室主任陈蔚老师(笔名水儿)。该歌剧以哲学家金岳霖的口吻讲述了民国时期著名的女建筑学家及诗人林徽因、建筑学家梁思成、现代诗人及文学家徐志摩以及女画家陆小曼之间的爱情故事,金岳霖的读白贯穿该歌剧始终。
  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简单介绍了歌剧《再别康桥》的内容及创作背景,向读者阐明了该歌剧中各个角色的人物形象及角色之间的人物关系。第二章为本文的重点章节,详细阐述了该歌剧中各个重要角色的重要唱段的艺术特征,包括各个人物的艺术形象,唱段的曲式结构,情感的收放表达,以及不同的艺术家对女主角林徽因的不同风格的演绎。第三章是笔者通过对歌剧《再别康桥》的研究从而对中国歌剧产生的新的理解以及该歌剧对中国歌剧发展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