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共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以青岛地铁4号线为例
【6h】

公共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以青岛地铁4号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1.2文献综述

1.3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1.4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界定

2.2理论基础

第3章 公共基础设施采用PPP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3.1公共基础设施的特点和作用

3.2公共基础设施传统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

3.3公共基础设施采用PPP模式的必要性

3.4 PPP模式应用于我国公共基础设施的可行性

第4章 我国公共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4.1公共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现状

4.2公共基础设施PPP模式存在的问题

4.3公共基础设施PPP模式问题成因

4.4完善公共基础设施PPP模式的对策

第5章 案例分析--靑岛地铁4号线PPP模式分析

5.1青岛地铁4号线项目简介

5.2青岛地铁4号线“PPP基金+BOT”模式

5.3靑岛地铁4号线PPP模式存在的问题

5.4完善靑岛地铁4号线PPP模式的建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几年来,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全面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城乡居民对公共基础设施的使用需求不断增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也日益扩大。然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庞大,在政府财政严重无法满足发展需求的情况下,进行充足的融资是保证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成功的必然选择,PPP模式也因此兴起。PPP模式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引入我国,近年来在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逐渐得到推广和发展。PPP模式向我们提供了能吸引社会资本投资,而且不用增加政府财政负担的途径。这些年来,我国各地先后建设了众多以PPP方式进行融资的大型公共基础设施项目,PPP正在成为各个行业关注的焦点。
  本研究在理论与案例结合的基础上,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和可竞争市场理论,分析了公共基础设施领域PPP模式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目前公共基础设施领域PPP模式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在政府、利益机制、企业参与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最后以青岛地铁4号线为例分析其PPP模式,对4号线PPP模式中PPP基金这一独特创新进行重点分析,指出其可借鉴之处并提出建议。青岛地铁“BOT+PPP基金”模式的推出,拓宽了融资渠道,减轻了政府财政的压力,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也为其他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