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宁南山区生态重建中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6h】

宁南山区生态重建中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

1.2生态旅游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国外生态旅游研究概况

1.2.2国内生态旅游研究概况

1.2.3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3生态重建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国外生态恢复重建研究概况

1.3.2国内生态恢复重建的背景及研究概况

1.3.3国内外生态恢复重建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4生态重建背景下生态旅游研究的未来趋势分析

第二章 生态旅游与生态重建理论基础

2.1生态旅游研究

2.1.1生态旅游的兴起

2.1.2生态旅游的概念及科学内涵

2.1.3生态旅游的主要特点

2.1.4关于生态旅游的几个问题

2.2生态重建研究

2.2.1生态重建的涵义

2.2.2生态重建的目标

2.3生态旅游与生态重建关系研究

2.3.1生态保护--生态旅游与生态重建共同的核心思想

2.3.2生态平衡、生态发展--生态旅游与生态重建应遵循的共同原则

2.3.3生态重建进程的不断推进,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

2.3.4生态旅游是生态重建的重要支撑产业

2.3.5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生态重建理论作指导

第三章 宁南山区生态旅游发展的现实意义

3.1宁南山区生态旅游发展与生态重建的关系

3.1.1生态旅游与生态重建相辅相承、互相促进

3.1.2开展逆境生态旅游,可促进宁南山区的生态恢复与建设

3.2宁南山区生态旅游发展与扶贫开发的关系

3.3宁南山区生态旅游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4宁南山区生态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

3.5生态旅游发展可引导宁南山区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四章 宁南山区生态旅游发展基础条件分析

4.1宁南山区生态旅游环境现状分析

4.1.1生态旅游环境内涵

4.1.2宁南山区自然生态旅游环境

4.1.3宁南山区社会文化生态旅游环境

4.2宁南山区生态旅游资源分析评价

4.2.1宁南山区生态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4.2.2宁南山区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第五章 宁南山区生态重建中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评价

5.1宁南山区生态环境现状特征

5.1.1宁南山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评价

5.1.2近50年来宁南山区生态重建概况

5.2宁南山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5.3宁南山区生态重建中生态旅游发展现存问题分析

5.3.1思想观念落后,生态意识淡薄

5.3.2生态旅游开发中缺乏对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

5.3.3生态旅游的发展缺乏科学的全面规划和宏观管理

5.3.4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深度与广度

5.3.5资金短缺抑制了生态旅游的发展

5.3.6环境保护教育力度不足

5.4宁南山区生态旅游的游客调查研究

5.4.1游客以文化层次中上等的青年学生和收入稳定的干部为主

5.4.2游客的生态、环保意识普遍较好

5.4.3回游率较低,停留时间短

5.4.4游客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

5.4.5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大

第六章 宁南山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环境分析

6.1宁南山区生态旅游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6.1.1机遇因素分析

6.1.2威胁因素分析

6.1.3宁南山区发展生态旅游外部环境因素评价

6.2宁南山区生态旅游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6.2.1优势因素分析

6.2.2劣势因素分析

6.2.3宁南山区生态旅游发展内部环境关键因素评价

6.3宁南山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匹配组合

6.3.1 BCG Matrix战略匹配

6.3.2 SWOT Matrix战略匹配

6.3.3匹配结果分析

第七章 宁南山区生态重建中生态旅游发展战略构想

7.1宁南山区生态旅游发展原则

7.1.1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相结合原则

7.1.2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原则

7.1.3整体开发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

7.1.4科学性与生态美学相结合原则

7.2宁南山区生态重建中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7.2.1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概述

7.2.2宁南山区生态重建中生态旅游的绿色开发模式

7.3宁南山区生态旅游形象设计

7.3.1区域背景特色

7.3.2设计理念

7.3.3主题形象

7.4宁南山区生态旅游分区

7.5宁南山区生态旅游产品设计

7.5.1六盘山消夏避暑游

7.5.2科考科普旅游

7.5.3森林狩猎探险游

7.5.4生态观光度假游

7.5.5回乡风情旅游

7.5.6“红色之旅”游

7.5.7历史古迹文化旅游

7.5.8丝路寻踪游

7.6宁南山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目标

7.6.1宁南山区生态旅游发展总体目标

7.6.2宁南山区生态旅游发展阶段目标

第八章 宁南山区生态重建中生态旅游发展举措研究

8.1合理引导,积极开展生态旅游的宣传和普及推广,强化生态意识和生态保护教育

8.2制定科学的生态重建与生态旅游规划,以指导生态旅游有序开发

8.3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切实可行的生态旅游管理模式,对生态旅游资源加强管理保护

8.4营销方式创新,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提高生态旅游知名度,努力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

8.5加快生态旅游基础设施改善与建设,促进旅游业的生态转型

8.6加强对生态旅游景区的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

8.7大力培养和引进生态旅游新型专业人才

8.8挖掘整理文化资源,促进生态旅游与文化良性互动,突出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

8.9协调与当地社区的关系,鼓励社区居民积极支持并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它作为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旅游方式,实现了经济、环境、社会三大效益的和谐发展而呈现综合效益最大化,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近些年来,我国在生态旅游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却少有研究涉及到贫困的宁南山区,很少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认真审视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人口压力巨大,群众急需脱贫致富的宁南山区的生态旅游问题。 宁南山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脆弱的生态环境早已不可能也不容许再进行传统的掠夺式的发展方式,仅仅搞被动的经济建设是不可能实现“山川秀美”的,只能在生态恢复与重建的过程中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方式。该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多样、特色突出、组合优良、潜在优势突出,因此,发展生态旅游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本文以宁南山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在生态重建的前提下,其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基础条件,科学而客观地分析评价了宁南山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和发展的战略环境,对生态旅游的发展做出了一系列战略构想,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发展措施建议,以期通过可持续的发展宁南山区的生态旅游来带动整个宁南地区经济的总体发展。全文共分八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总结生态旅游与生态重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在生态重建背景下的生态旅游研究的未来趋势作了分析与展望。 第二部分对生态旅游、生态重建的基本理论作了分析研究,并阐明了两者间的紧密关系。 第三部分分析了宁南山区发展生态旅游的现实意义与作用。 第四部分对宁南山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作了详细分析,并对其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与评价。 第五部分分析了宁南山区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和现存问题,还对该区的生态旅游游客做了问卷调查与分析。 第六部分综合运用SWOT等分析方法,对宁南山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环境做出了定位与分析。 第七部分提出了宁南山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战略构想,包括战略目标、发展原则、发展模式确定、主题形象设计、生态旅游分区、生态旅游产品设计、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等。 第八部分提出宁南山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主要从生态旅游的规划与管理、产业生态转型、宣传促销、生态环境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