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历代柳永词诠释方法论析
【6h】

历代柳永词诠释方法论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第一章历代柳永词诠释方法概述

第一节“本事”法概述

第二节“合论”法概述

第三节“类比”法概述

第二章本事诠释法

第一节《醉蓬莱》的本事诠释

第二节《击梧桐》的本事诠释

第三节《望海潮》的本事诠释

第四节《倾杯》的本事诠释

第五节“本事”诠释法的评价

第三章 合论诠释法

第一节北宋词学批评中的“张柳”合论

第二节南宋词学批评中的“康柳”合论

第三节清代词学批评中的“周柳”合论

第四节 “合论”诠释法的评价

第四章类比诠释法

第一节《戚氏》与《离骚》

第二节词中“杜少陵”

第三节词家“白居易”

第四节“类比”诠释法的评价

结 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展开▼

摘要

关于柳永的词,宋代以降的评价可谓夥矣,形成了丰富的词学批评资料。透过这些纷繁的词学批评话语,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带有普遍性的诠释方法。历代柳永词的诠释方法大体可归结为三种类型:本事法、合论法和类比法。“本事”用之于词,最早可见于宋人杨绘所著的《本事曲》,是书遴选作家相当严苛,非“文章巨公”、“帝王将相”,绝不阑入,可视为此方面的开山之作。嗣后出现的杨浞《古今词话》,虽然记录了柳永词的四则本事,其文献价值弥足珍贵,却失于轻浮、猎奇。“合论”这种诠释方法情况较为复杂。本文通过“张(先)柳”、“康(与之)柳”、“周(邦彦)柳”合论探讨了三个问题:第一,“张柳”齐名的原因之一在于宋初词坛对“警策”之句的一种美学追求,而苏门弟子晁补之所谓的“张优柳劣”则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词派斗争的微妙结果;第二,“康柳”合论在南宋词学批评中比较常见,二者的人生际遇很相似,如都写过大量的应制词,都曾投献小词、干谒权贵,故而均被视为“无行文人”,体现了合论诠释方法中的道德因素评价;第三,“周柳”合论是清代词学批评中的独特景观,尤其是在常州词派崛起词坛后,成为其理论建构的“利器”,“尊柳”是为了“扬周”。“类比”本来是一种按“感觉经验上的相似”来推断、比附事物间关系的思维方式,而作为一种特殊的诠释方式,在历代柳永词的诠释话语中也较为普遍。如把《戚氏》比作《离骚》,将柳永比作“词家自居易”、“词中杜甫”等。“类比”虽然形象具体,可感可知,但我们也应该止视这种诠释方法的不足:不同的人对词评家所采用的“类比”的理解往往也不同,甚至会产生歧义。比如王灼对《戚氏》的误读,王国维对柳永被评为“词中杜甫”的讥诮等。
   通过对以上三种诠释方法的论析,试图将柳词的批评话语还原到历时语境中,去考察其词学批评史意义,从而揭示出这些批评话语的真正旨归,澄清后人某种程度的“误读”,以期对柳永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做出更加客观、公正的评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