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卞之琳早期诗歌意象研究
【6h】

卞之琳早期诗歌意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一章 卞之琳及其早期诗歌创作

第一节 卞之琳早期诗歌创作

第二节 卞之琳早期诗歌的艺术风貌

第三节 现代诗歌意象流变中的卞之琳

第二章 卞之琳早期诗歌意象分述

第一节“化欧”与“化古”:诗歌意象的来源

第二节“立象以尽意”:诗歌主题和意象

第三节“得象而忘言”:意象的言说方式

第三章 卞之琳早期诗歌的意象世界

第一节 自我诗人身份的三重想象

第二节 空灵玄思的结晶体

第三节“荒原”意识的苍凉景观

结语

参考文献

谢辞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卞之琳在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他的诗歌表现出明显的知性因素,丰富了中国现代诗歌意象的审美创造。
   引言概述卞之琳诗歌的研究状况,界定意象的概念范畴,确定论文的研究方法。
   正文分为三章。首先,介绍卞之琳早期诗歌的创作情况和艺术特色,并且,以星星意象为例,概观中国现代诗歌意象的流变,突显卞之琳早期诗歌意象的艺术特色。其次,重点分析卞之琳早期诗歌意象的两个来源,意象与主题、意象与语言的关系。“化欧”与“化古”是卞之琳融合中西诗歌艺术的两个层面,卞之琳早期诗歌意象在传达诗歌主题的同时也带有知性因素,言说方式上则带有口语化、戏剧化和陌生化倾向。最后,研究卞之琳早期诗歌的意象世界,卞之琳早期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沉思者、倦行者和寻梦者,或许是卞之琳对自我诗人身份的三重想象;空灵玄思的结晶体里饱含佛家的禅意和道家的超脱;受艾略特等欧美现代派诗人的影响,卞之琳早期诗歌中经常笼罩着夕阳余晖的残照,古城和荒街是卞之琳在诗中“沉思”的场景,展现出了“荒原”意识的苍凉景观。
   结语指出论文研究的不足和卞之琳早期诗歌意象的缺陷,并对进一步研究卞之琳诗歌提供了某些可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