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摘叶处理对赤霞珠光合作用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6h】

摘叶处理对赤霞珠光合作用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酿酒葡萄中摘叶处理的研究

2.2 酿酒葡萄摘叶处理与叶片光合特性的研究进展

2.3 酿酒葡萄摘叶处理与果实品质的研究进展

2.3.1 可溶性固形物和糖

2.3.2 总酸

2.4 酿酒葡萄摘叶处理与果实中酚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2.5 酿酒葡萄摘叶处理与果实中蔗糖相关酶的研究进展

2.6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7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地点

3.2 试验材料与设计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设计

3.3 测定方法与内容

3.3.1 果实生长指标的测定

3.3.2 光合作用指标的测定

3.3.3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3.3.4 果实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和蔗糖指标的测定

3.3.5 可滴定酸的测定

3.3.6 酚类物质中总酚、单宁、总花色苷的测定

3.3.7 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3.3.8 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3.4 数据分析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4.1.1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百粒重的影响

4.1.2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体积的影响

4.1.3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纵横经的影响

4.1.4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果形指数的影响

4.2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2.1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叶片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4.2.2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叶片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

4.2.3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叶片叶绿素d/b含量的影响

4.2.4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4.2.5 不同时期摘时处理对酿酒葡萄叶片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3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

4.3.1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主梢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4.4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浆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4.5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4.6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总酚含量的影响

4.7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单宁含量的影响

4.8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4.9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糖分含量的影响

4.9.1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可溶性总糖的影响

4.9.2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还原糖的影响

4.9.3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蔗糖的影响

4.10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4.10.1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酸性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4.10.2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中性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4.10.3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4.10.3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蔗糖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4.11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糖累积与蔗糖代谢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4.12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品质指标的影响

第五章 讨论

5.1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叶绿素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5.2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5.3 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以6年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验材料,比较了在花后30天(处理1:7月10日)、花后45天(处理2:7月25日)、花后60天(处理3:8月10日)、花后75天(处理4:8月25日)、花后90天(处理5:9月5日)5个时间进行摘叶处理对酿酒葡萄赤霞珠百粒重等生长指标和可溶性总糖、还原糖、蔗糖、单宁、总酚、可滴定酸等品质指标的变化,以不摘叶为对照。试验结果研究表明:
  1、与对照相比,处理1(7月10日)、处理3(8月10日)和处理4(8月25日)对酿酒葡萄果实的百粒重和果实体积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处理2(7月25日)和处理5(9月10日)的果实体积略有减小。
  2、摘叶后,可显著改善树体的通风透光条件;其中,处理2(7月25日)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最高,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6.2%和9%。对蒸腾速率则无明显影响。
  3、摘叶后,可降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其中,处理4(8月25日)可滴定酸含量最低,比对照降低了15.1%,不摘叶可滴定酸含量最高。
  4、与对照相比,除了处理1(7月10日)果实的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有所下降外,其它时期摘叶后均提高了果实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以处理4(8月25号)和处理3(8月10号)效果最佳。
  5、与对照相比,除了处理1(7月10日)果实的单宁和花色苷含量有所降低外,其它时期摘叶后均提高了果实中总酚、单宁和花色苷的含量;其中以处理4(8月25日)效果最佳,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8.1%、35.5%和23%。
  6、摘叶处理可提高果实中的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蔗糖合成酶,其中酸性转化酶以处理3(8月10日)的活性最高,中性转化酶和蔗糖合成酶均以处理4(8月25日)的活性最高,对SPS的活性无显著影响。
  7、在结合不同时期摘叶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中,摘叶时期以处理4(8月25日)、处理3(8月10日)效果最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