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字的理据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6h】

汉字的理据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汉字的理据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方法

第一节 在中学语文基础知识中的运用——正字辨字

第二节 在中学语文表达上的运用——炼字选词

第三节 在中学语文理解上的运用——解读古诗词古文

第二章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汉字的理据性在中学课堂的教学原则

第一节 形象原则

第二节 情景原则

第三节 从简原则

第四节 系统性原则

第三章 汉字的理据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价值

第一节 对中学生学习的价值

第二节 对中学语文教师的价值

第三节 对语文教育和中华文化发展的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展开▼

摘要

汉字属于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表意文字体系,它的形体与字的意义密切相关。汉字是具有理据性的发达文字。早在东汉时期,许慎就在其著作《说文解字》当中论述了汉字的“六书”理论,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六书”就是古人分析汉字造字理据而归纳出来的一般理论。现代汉字的理据就是汉字形体构成的道理或依据,既与古代汉字的构形理据相联系,也与客观事物与字音之间存在着规律性的联系。
  汉字的理据性可以运用于中学语文教学中。在现行中学的语文教学中,汉字教学被持续弱化。大多数语文教师轻视汉字教学,忽视汉字本身存在的理据性,造成了诸多弊端。汉字的理据性可用于中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中,用于指导学生正字辨字;也可运用在语文表达中,教会学生炼字选词;亦可运用于古代诗歌及文言文的教学中。但是汉字的理据不是万能的,把它运用在中学语文课堂,就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遵循四大教学原则,即形象原则、情景原则、从简原则和系统性原则。教师利用汉字的理据性进行语文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在感受汉字的微言大义,品味传承中华几千年的璀璨文化,从而引发对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更深刻全面的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