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唐诗中的桥意象
【6h】

论唐诗中的桥意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 论

一、唐诗桥意象概述

(一)桥意象的渊源、发展与流变

(二)唐诗桥意象发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二、彩虹天降,绿水回通——具象的桥

(一)千姿百态的桥

(二)唐诗具象桥举隅

三、淡妆浓抹,相映成趣——审美的桥

(一)绘画美

(二)音乐美

(三)建筑美

四、穿越时空,见证沧桑——历史的桥

(一)大唐繁华与衰败的现实载体

(二)政治沉浮、仕途飘零的历史见证

(三)兵燹与战乱的形象反映

五、长歌当哭,情深意浓——心灵的桥

(一)羁旅行役的形象表征

(二)家乡故园的深情眷恋

(三)诚挚友情的真实见证

(四)真诚爱情的永恒记忆

(五)闲适人生的深切感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诗歌创作中,“意象”是诗人感情外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形态,它负载着诗人的创作倾向,是作家主体情感的思想载体。一些意象,往往灌注了久远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了深厚的传统理念,因而具有了不可更易的固定内涵。唐诗中的“桥”意象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桥意象在唐诗中蔚为大观,唐人或赞其形,或叹其美,但更多的是借其来抒发人生理想。 本论文的主体部分首先对唐前文学中的桥意象作了一个大致的分析概括与梳理,找出了它发展、演变的渊源与脉络,并从地理、实践、心理和社会基础等方面对唐诗桥意象发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作了总结与归纳。在综合分析全唐诗桥意象文本后,笔者从文化视域的角度将其分为具象的桥、审美的桥、历史的桥、心灵的桥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具象的桥如灞桥、渭桥、二十四桥等千姿百态,既是生产发展、社会进步与桥梁建筑艺术的见证,又凝聚了厚重的文化意蕴。 唐诗中的桥意象集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于一身,在险与巧的描述中给人以淡妆浓抹、雅俗共赏、远近高低各尽其美的艺术享受,更让人看到了先人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的奋斗历程。 唐诗中的桥意象既见证了大唐的庄严繁华、动乱衰颓、兵燹战火,又被诗人借以抨击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唐代诗人善于运用这一意象抨击叛军的暴行,表达他们反战忧民、期盼和平的爱国情怀。 桥意象还形象地传达出来唐人的心灵世界。桥在见证亲情与友情的同时,也成为了诗人抒发羁旅行役感受的媒介。它还延伸了家园、故国通向外界的路,将游子与故乡紧密相连。 桥意象还见证了爱情的悲欢离合与坚贞执著并对其进行了真诚歌颂,它还从人生感悟的角度给我们以更多的哲理启思。 作为一种象征物,唐诗中的桥意象将自然景色与文化观念、哲学思想及审美心态融为一体,体现了唐人的精神风貌、心理定势、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更积淀了独特的民族心理与深厚的传统意蕴,体现着人情的美。它较典型地反映出了唐诗情浓意远、韵味无穷的风格特点及庸人浪漫奔放、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更体现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