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狭叶藜芦的化学成分研究与部分生物碱的生物转化
【6h】

狭叶藜芦的化学成分研究与部分生物碱的生物转化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缩略语说明

声明

摘要

第一章、前言

1、藜芦属植物研究简介

1.1藜芦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1.2藜芦属植物的药理学研究

1.3藜芦的毒性与毒理

2、选题指导思想

3、课题设计

第二章化学成分研究

1.实验部分

1.1仪器和试剂

1.2植物来源

1.3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

2.化合物的结构、编号及名称(*新化合物)

三、结果与讨论

3.1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3.2已知化合物的鉴定

3.3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

四、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部分生物碱的微生物转化

1.引言

2、实验部分

2.1、样品来源

2.2、仪器与试剂

3、实验方法

3.1菌种的培养:

3.2对底物的转化:

3.3转化产物的分离:

4、转化产物的结构鉴定:

5、转化产物的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

6、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已发表文章

致谢

光谱图

展开▼

摘要

狭叶藜芦(Veratrum stenophyllum.)为百合科藜芦属植物,味麻苦,性凉,剧毒;具有散瘀消肿、镇痛止血、祛痰、开窍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骨折、截瘫、癫痫、风湿疼痛、创伤出血等。 本文对狭叶藜芦75%的乙醇提取物进行研究,利用LC/MS对其中活性成分进行跟踪并对系统分离工作进行指导,并应用化学及光谱学方法(1H-NMR,13C-NMR,DEPT,1H-1HCOSY,NOESY,HMQC,HMBC,E1-MS,ESI-MS)鉴定了其中33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 (*BF-1)△5,11,13-veratratrienine-3β,23β-diol,(*BF-2)13a-羟基-△11-环杷明,(*BF-3)15β-羟基介芬胺,(BF-4)介芬胺,(BF-5)藜芦胺,(BF-6)Etioline,(BF-7)14-羟基-△11-环杷明,(BF-8)计莫林碱,(BF-9)原藜芦碱B,(BF-10)3-当归酰基棋盘花胺,(BF-11)计莫亭碱,(BF-12)3-藜芦酰棋盘花胺,(BF-13)计明碱,(BF-14)Germanitrine,(BF-15)angeloygadenine,(BF-16)germanaline,(BF-17)狭叶藜芦碱甲,(BF-18)藜芦嗪,(BF-19)veramitaline,(BF-20)veramiline-3-O-β-D-glucopyranoside,(BF-21)棋盘花胺,(BF-22)Etioline-3-O-glucoside,(BF-23)脱乙酰基原藜芦碱B,(BF-24)新计莫亭碱,(BF-25)槲皮素,(BF-26)芹菜素,(BF-27)5,7,3′,4′-四羟基黄酮,(BF-28)5,7,3′-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BF-29)白藜芦醇,(BF-30)2′-羟基白藜芦醇,(BF-31)3,3′,5,4′-四羟基二苯乙烯,(BF-32)β-谷甾醇,(BF-33)胡萝卜苷。 其中BF-1,BF-2,BF-3为新化合物,BF-5,BF-6,BF-7,BF-8,BF-9,BF-11,BF-13,BF-14,BF-15,BF-16,BF-18,BF-19,BF-20,BF-22,BF-23,BF-24,BF-25,BF-26,BF-27,BF-28,BF-29,BF-30为该植物中首次分得的化合物。 利用刺孢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 echinulata)以藜芦胺为底物进行了生物转化方面的研究,以期得到具有抗癌活性且毒副作用小的化合物,得到了4个转化产物,分别为:la-hydroxyveratramine(Tra-1),7-hydroxyveratramine(Tra-2),1,7-dthydroxyveratramine(Tra-3),unamed(Tra-4),四个转化产物皆为新化合物。 结论:本文从狭叶藜芦中分离得到33个化合物,其中3个新化合物,22个首次从该种植物植物中分离得到。利用刺孢小克银汉霉以藜芦胺为先导化合物得到4个转化产物,皆为新化合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