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于柳田国男的常民思想
【6h】

关于柳田国男的常民思想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译文摘要

中文摘要

目录

はじめに

1 先行研究と問題提起

2 研究意義

3 研究方法

4 本研究の構成

Ⅰ 柳田国男の人生軌跡

1 少年時代における貧困の体験

2 二十年間にわたる官僚の体験

3 国内の旅とヨーロッパの体験

Ⅱ 柳田国男の常民思想の時代背景

1 日露戦争と地方改良運動

2 大正デモクラシ―と関東大震災

3 第二次世界大戦下の日本と戦後の改革

Ⅲ 柳田国男の常民思想に対するヨーロッパ思想の影響

1 J.G.フレーザーの民俗学

2 B.K.マリノフスキーの人類学

Ⅳ 常民概念の概観

1 古代中国の「常民」概念

2 李氏朝鮮の「常民」概念

3 日本の常民概念

Ⅴ 柳田国男の常民思想

1 明治·大正時期の常民概念とその思想

2 昭和初期の常民概念とその思想

3 昭和中期の常民概念とその思想

Ⅵ 柳田国男の「常民」に関わる幾つかの問題

1 「常民」以外の言葉づかいの問題

2 柳田国男の[常民]と「日本人」

Ⅶ 日本国内における柳田国男の常民思想の影響

1 後藤総一郎と常民大学の展開

2 学術分野の積極的な受容

おわりに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展开▼

摘要

柳田国男少年时代的贫困生活经历、二十年的仕途生涯以及在欧洲的生活体验是其常民思想形成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弗雷泽和马林诺夫斯基的研究方法对柳田国男的常民研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社会激烈的变革中,柳田国男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常民动向的不断调查研究,追求以实现常民幸福为目的的真正学问。
  “常民”这一词语在古代中国和李氏朝鲜、日本都曾被使用过,但这与柳田的“常民”概念是不同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柳田的“常民”概念及思想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按其常民思想的内容大致划分为3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明治大正时代对日本近代国家批判的思想。第二个时期是昭和初期一国的民俗思想。第三个时期是昭和中期形成具有共同祖灵信仰实现全体日本人幸福为目标的思想。然而,柳田在常民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中,有时使用常民以外的词语,特别是晚年时的他,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将“常民”向“日本人”转移。
  后藤总一郎将柳田国男的常民思想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开办了常民大学,并且其他领域的研究者们也从政治学、社会学、哲学以及语言学方面,使常民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著录项

  • 作者

    徐瑞阳;

  •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
  • 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宝力朝鲁;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民间文学;
  • 关键词

    柳田国男; 常民思想; 日本民民俗学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