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草地蝗虫吸捕机吸捕特性参数的试验研究
【6h】

草地蝗虫吸捕机吸捕特性参数的试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1.1国内外草地蝗灾及防治概况

1.1国内外蝗虫防治研究进展

1.2草地蝗虫吸捕机研究的契机和进展

1.3本课题的意义和任务

1.3.1本课题的意义

1.3.2本课题的任务

2草地蝗虫吸捕机工作原理

3蝗虫跳跃特征的测量与分析

3.1试验条件

3.2试验方法与步骤

3.3三龄蝗虫试验结果分析

3.3.1理论分析

3.3.2跳跃过程分析

3.3.3蝗虫水平跳跃和垂直跳跃距离

3.3.4蝗虫跳跃到最高点所用时间分析

3.3.5草地蝗虫吸捕机前进速度分析

3.3.6小结

3.4五龄蝗虫跳跃特性

3.4.1五龄蝗虫跳跃距离和跳跃高度

3.4.2五龄蝗虫跳到最高点所用时间

3.4.3机器前进速度

3.5比较总结

4可控因素与吸捕率之间的关系

4.1实验仪器与设备

4.2试验方案

4.2.1正交试验设计

4.2.2确定试验因素

4.2.3试验区设计

4.2.4试验步骤

4.3试验结果与分析

4.4与五龄蝗虫的吸捕特性对比总结

5自然环境因素与吸捕率的关系

5.1试验地点与试验时间

5.2试验方案

5.2.1试验因素的选择

5.2.2试验步骤

5.3试验结果分析

5.3.1分析方法

5.3.2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及模型

5.3.3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

5.3.4共线性诊断

5.3.5共线性诊断结果

5.3.5多元线性回归

5.3.6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5.4小结

6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6.2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文对草地蝗虫吸捕机吸捕特性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文章首先测量分析了主要危害种群的三到五龄蝗虫的跳跃特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将影响吸捕率的因素分为可控因素与自然因素。对于可控因素,以吸捕率为目标,以机器前进速度、吹吸口气流速度、吸头距地高度及一个交互作用为试验因素,用正交试验设计安排了草地蝗虫吸捕机的实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吸捕率的影响次序依次为:吸头距地高度、机器前进速度、交互作用、吹吸口气流速度;当吸头距地高度18cm,吹吸口气流速度分别为23与21m/s,机器前进速度为2.4m/s,吸捕率可以达87.5%。对于自然因素,以时间序列来划分因素水平,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空气温度与地表温度之间有较高的共线性关系,空气湿度与地表湿度之间存在较高的共线性关系;自然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影响吸捕率,影响次序为地表湿度、空气温度、自然风速、光照度。上述试验结果可为改善草地蝗虫吸捕机的吸捕性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