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现状及促进机制研究——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为例
【6h】

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现状及促进机制研究——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核心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2 相关理论

2.1 人力资本相关理论

2.2 教育供求相关理论

2.3 动机激励理论

3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现状调查

3.1 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现状调查之情况说明

3.2 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现状调查之数据分析

4 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存在问题

4.2 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 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促进机制构想

5.1 政府促进机制的完善

5.2 高校促进机制的改进

5.3 社会促进机制的建立

5.4 大学生自身改变

6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 录1

附 录2

作 者 简 介

展开▼

摘要

加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任务的重中之重。而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是解决新农村建设人才匮乏、缓解城市就业压力、促进城乡人才合理流动的可行途径。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政策,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效,但在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的过程中依然存在数量少、质量不高的问题,这种状态亟需改变。本文将巴彦淖尔市选为调查地点,通过实地走访、收集统计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获知了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的现状,并深入分析了其中存在问题和深层原因,最终得出了由政府、高校、社会联动的促进机制,来激励大学生自身做出改变,主动到农村就业创业。
  文章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与目的、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界定了核心概念、概括了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总结了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探讨了论文相关理论,包括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供求相关理论、动机激励理论,不仅阐述了主要理论体系,还简要概括了现实应用;第三章为论文重点部分,也就是实证研究部分,首先介绍了调查地点情况、调查对象情况、统计数据获得情况、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设计、发放、回收与整理情况,然后分别对官方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与分析,来揭示巴彦淖尔市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现状;第四章在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中存在问题,并从主、客观方面分析了深层原因;第五章提出了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促进机制构想,政府方面包括完善人才引进、选拔、培养机制、坚持执行机制,高校方面包括创新与基层合作机制、加强相关教育与引导,社会方面包括政府倡导、媒体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这三个方面合力来促进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改变、自身素质和创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吃苦精神的养成,最终产生到农村就业的动机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动力;第六章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结论,并结合实际对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的未来进行展望。

著录项

  • 作者

    郭祎天;

  • 作者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
  • 学科 教育经济与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盖志毅;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47.38;
  •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农村就业; 自我价值; 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