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长期中性假说在中国的实证研究
【6h】

长期中性假说在中国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 绪论

(一)长期中性的涵义

(二)选题目的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四)论文内容和研究方法

1.论文内容

2.研究方法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

二 理论回顾和文献综述

(一)理论脉络回溯

1.货币中性及超中性问题

2.菲利普斯曲线

3.费雪效应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货币中性及超中性问题研究

2.菲利普斯曲线垂直性研究

3.费雪效应研究

三 模型框架、计量方法和数据

(一)模型框架

(二)基本模型设定

(三)计量方法

(四)数据来源、平稳性及协整关系检验

1.数据来源

2.数据平稳性和协整关系检验

四 基于双变量SVAR结构的实证分析

(一)货币中性及超中性检验

1.1952-2007年度货币中性估计及结果分析

2.1952-2007年度货币超中性估计及结果分析

3.1978-2007年度货币中性估计及结果分析

4、1978-2007年度货币超中性估计及结果分析

5、货币中性及超中性检验总结

(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检验

1、1953-2007年度“通货膨胀率—产出缺口”菲利普斯曲线检验及结果分析

2.1952-1999年度“通货膨胀率—失业率”菲利普斯曲线检验及结果分析

(三)费雪效应检验

(四)实证小结

五 结论、政策建议与思考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一些思考

(四)不足之处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展开▼

摘要

长期中性理论认为,名义量的永久性变化在长期中没有实际效应;理性预期学派甚至宣称,即使在短期名义量也不能影响实际量。国外关于长期中性的实证研究很多,国内关于长期中性理论的研究则多集中在“货币中性”领域。作者借鉴了King and Watson(1997)的研究内容首次在国内把货币中性、货币超中性、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垂直性及费雪效应这几个长期中性经典假说的检验结合在一篇文章中,得到了关于中国长期中性的一些经验事实。
  本文在中国1952-2007年度及分阶段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了国际上货币经济学领域King and Watson(1997)所开创的成熟计量方法,在检验中始终关注稳健性问题,得到了稳健性和可靠性都较高的结论。货币中性、货币超中性在样本期内都高度显著;长期中,货币量的变化及货币增长率的变化没有产出效应。基于奥肯定律的“通货膨胀率—产出缺口”曲线和“通货膨胀率—失业率”曲线两者检验表明,没有证据支持长期中通货膨胀率能影响产出缺口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不存在交替关系,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陡直的。费雪效应检验表明,通货膨胀率到名义利率的传递程度依赖于通货膨胀水平的区间,至少有部分的传递效应,没有明显证据反对通胀率到名义利率间的传导。四个经典中性假说联合检验表明,长期中性在中国是成立的,这和来自于标准的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研究结论没有根本的区别。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