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荒漠化草原区牧户应对灾害的对策比较研究——以苏尼特右旗为例
【6h】

荒漠化草原区牧户应对灾害的对策比较研究——以苏尼特右旗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牧户

1.3.2 载畜量标准

1.3.3 应对策略

1.3.4 农业经营规模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1.4.1 农业灾害经济理论

1.4.2 草畜平衡理论

1.4.3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1.5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1.6 论文的基本结构安排

二、研究综述

2.1 对国外各领域适应性管理的理论研究综述

2.2 对草原适应性管理的国内理论研究综述

2.3 对自然灾害及应对策略的研究综述

三、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数据介绍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研究方法

3.2.1 卡方检验

3.2.2 单因素方差分析

3.2.3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3.3 数据来源及介绍

3.3.1 数据来源

3.3.2 模型分析数据介绍

四、牧户不同对策的选择及比较

4.1 1999——2001灾害期间牧户放牧对策选择情况

4.2 事后灾害再次发生后牧户的应对策略选择

4.3 本章小结

五、对影响牧民对策选择因素的分析

5.1 不同因素对牧户灾害下对策选择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5.1.1 对1999-2001年人均收入对牧户应对灾害策略选择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5.1.2 对1999-2001年牲畜规模对牧户应对灾害策略选择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5.1.3 对1999-2001年草场面积对牧户应对对策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5.2 研究区样本牧户畜牧业经营现状

5.3 Logistic模型的建立

5.4 在1999——2001年间对影响牧民对策选择因素的Logistic分析

5.5 2010——2012年间灾害下牧民对策选择因素的Logistic分析

5.6 本章小结

六、典型牧户案例分析

6.1 案例背景

6.2 不同对策的经典案例

6.3 案例分析

6.4 案例启示

七、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气候的变化也日益明显,各种极端气候现象的出现更加频繁,在过去的十年,内蒙古草原经历了连续多年的干旱、沙尘暴、雪灾等自然灾害,严重制约了草原牧区的经济发展和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锡林郭勒盟的苏尼特右旗为例,从1999年开始,连续8年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特别是1999年到2001年间的灾害最为严重,旱灾发生的同时还伴有雪灾的侵袭。如何减少灾害下牧民的损失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将灾害胁迫下牧户的应对策略选择分为:低价处理部分牲畜、走场、包羊、全部处理四种,通过对比分析两次牧户的对策选择变化差异,揭示各种对策的利弊,解释了为什么第一种对策会成为新时期的最佳对策,也为牧户提高抗灾能力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和经验支持。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1)就四种灾害应对策略:低价处理部分牲畜、走场、包羊、全部处理,利用卡方检验来验证牧民两次对策选择是否存在显著差异;(2)对1999-2001年牧户灾害下对策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确定人均收入、牲畜规模以及草场面积是否对牧户灾害下的对策选择有显著影响;利用logistic模型等计量分析方法对影响牧户对策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影响牧民对策选择的深层次原因,并就典型牧户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牧民对策选择的内在因素。
  卡方检验结果表明,牧民的两次对策选择中确实存在显著差异,且牧民应对灾害的对策选择由多种逐渐集中为其中一种;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人均收入、牲畜规模以及草场面积均对牧户灾害下的应对策略选择有显著影响;Logistic模型对影响牧户对策选择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曾经牲畜规模和人均收入对牧民对策的选择影响较为突出,但随着牧民收入的提高,牧民应对灾害的对策逐渐集中为其中一种。通过对上述影响因素的分析,并结合典型牧户对比分析,进一步探索了牧民对策变化的主要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