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麻醉及镇痛方法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激素水平影响
【6h】

不同麻醉及镇痛方法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激素水平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 乳腺癌简介

2.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

3 全凭静脉麻醉

4.应激反应

4.1 PRL

4.2 IL-8

4.3 GH

4.4 T淋巴细胞亚群

4.5 γ干扰素

5.本研究的目的

第二章 论文正文

1 材料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临床研究对象选择及分组

2.2 麻醉方法

2.3 血液动力学指标

2.4 Elisa方法检测PRL、GH、IL-8、COR和IFN-γ的浓度

2.5 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和CD8

2.6 数据统计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血流的动力学变化

3.3 两组患者中催乳素(PRL)的含量变化

3.4 两组患者中生长激素(GH)的含量变化

3.5 两组患者中自介素-8(IL-8)的含量变化

3.6 两组患者中皮质醇(COR)的含量变化

3.7 两组患者中干扰素(IFN-γ)的含量变化

3.8 CD3+,CD4+,CD8+细胞亚群的变化

3.9 NK细胞的变化

3.10 两种术后镇痛的不同

4 讨论

第三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术后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与单纯全身麻醉,术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行乳腺癌根治术对患者术中血液动力学、麻醉效果、相关应激激素水平的变化(催乳素、白细胞介素-8、生长素、皮质醇、肾上腺素)以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择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病人80例,ASAⅠ-Ⅱ级,无硬膜外麻醉穿刺禁忌症。随机分为二组,每组40例。A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术后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B组:单纯全身麻醉,术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各组患者年龄、体重、身高无显著性差异。所有病人入室前30min分别给予0.5mg阿托品进行肌肉注射,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ECG)、心率(HR)、血压(NI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02);面罩吸氧,开放静脉通道按6ml/kg/h的速度输注林格氏液,A组在全麻诱导前经第2-3胸椎或第3-4胸椎椎间隙穿刺,成功后硬膜外腔注入试验量5ml(1%利多卡因),5分钟后经硬膜外导管注入1%利多卡因5-8ml,使麻醉平面维持在胸2至胸9,维持量每隔1h自硬膜外导管注入1%利多卡因5-7ml,或连续硬膜外泵入5-7ml1%利多卡因。两组全麻诱导均采用:咪唑安定0.05-0.2mg/kg,丙泊酚1.5-2.5mg/kg,维库溴铵0.07-0.15 mg/kg,芬太尼0.2-0.4mg,3分钟后行气管插管,术中维持用丙泊酚3-9mg/kg·h,瑞芬太尼0.1-0.3μ g/kg·min。术中依据心率血压变化调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输注量,间断给予维库溴铵维持肌肉松驰。
  镇痛方法:A组术毕保留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行自控硬膜外镇痛。镇痛液配方:0.77%布比卡因20ml+芬太尼0.4mg+氟哌利多5ml加生理盐水至总量100ml,2ml/h泵入,自控追加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B组手术结束前20min静脉给予0.05mg芬太尼,术毕行静脉自控镇痛,镇痛药配方:芬太尼0.015-0.020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镇痛泵设定方法,负荷量5ml,2ml/h泵入,自控追加剂量1.6ml,锁定时间16min。
  记录术后镇痛的效果。同时用流式细胞仪研究了不同麻醉及术后镇痛方式对恶性肿瘤患者围麻醉期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相关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
  结果:1.两组患者中的血流学动力学变化为,B组的MAP和HR升高事件明显高于A组(P<0.05)。
  2.在A,B各组中,每组患者的PRL的含量均为T0最低,T1最高。在T1时两组患者中PRL的含量B组显著高于A组(P<0.05)。
  3.A组患者血清中的GH的含量T1和T2的大于T0,T3和T4的(P<0.05),B组患者血清中的GH的含量T2,T3大于T0,T1和T4,T0大于T1和T4(P<0.05)。A组患者血清中的GH的含量小于B组。
  4.A组患者血清中的IL-8的含量T0最大(P<0.05);B组没有明显差异。A组小于B组(P<0.05)。
  5.在A,B两组之间及在A,B各组患者血清中的COR的含量也均无明显差异(P>0.05)。
  6.A组患者血清中的IFN-γ的含量T3和T4的大于T0(P<0.05);B组患者血清中的IFN-γ的含量同样为T3和T4的大于T0(P<0.05)。在A,B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7.在A组中T1和T2时的CD3+显著低于其它三组(P<0.05)。而在B组中T1时的CD3+显著低于其它四组(P<0.05)。在A组中T各组的CD4+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B组中,CD4+逐渐升高(P<0.05)。B组显著低于A组(P<0.05)。通过检测两组患者中CD8+发现在A,B各组中,及在A,B两组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检测两组患者中CD4+/CD8+发现,其中在A组中各组的CD4+/CD8+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B组中,CD4+/CD8+在各个时间点逐渐降低(P<0.05)。在T2,T3,T4时A组显著高于B组(P<0.05)。
  8.其中在A组患者中NK细胞在各个时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B组中,T2,T3,T4时间的NK细胞显著高于T0和T1时间(P<0.05)。而T3和T4时A组显著高于B组(P<0.05)。
  结论:1.乳腺癌患者在麻醉前已处于应激状态。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够更好的抑制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术中的应激反应,同时减少麻醉药的用量。
  2.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较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好,且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发复,前者镇痛方式并发症少于后者。
  3.全麻复合硬膜外麻可以更好的激发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量的活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