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传播学视阈下的《蒙古语卫视春晚》分析
【6h】

传播学视阈下的《蒙古语卫视春晚》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1.内容分析法

2.问卷调查法

(四)写作思路

(五)创新点

综述

二、2007-2012年蒙古语卫视春节联欢晚概况梳理与分析

(一)2007-2012年蒙古语卫视春晚分析与梳理

1.2007年蒙古语卫视春节联欢晚会

2.2008年蒙古语卫视春晚

3.2010年蒙古语卫视春晚

4.2011年蒙古语卫视春晚

5.2012年蒙古语卫视春晚

三、蒙古语卫视春晚的特点盘点与梳理

(一)内容形式单一到多元化

1.善于接纳不同民族的文艺

2.民族传统文艺与新型潮流艺术相结合

(二)主持团队的多样化

1.导演与主题的变化

2.迎合观众的选择

3.培养新人为目的

(三)民族文艺的重要地位

1.主打是歌唱类节目

2.民族服饰展演是必备节目

3.舞台美术以蒙古因素为主

(四)其它特点

1.重视孩子们的喜好

2.重视文化的跨国交流

3.重视新人的培养

4.收视群体的单一性

四、传播学角度分析蒙古语卫视春晚

(一)传播主体

(二)传播内容

1.歌唱类节目

2.舞蹈类节目

3.小品类节目

4.其他类节目

(三)传播渠道

(四)传播对象

(五)传播效果

1.收视率

2.演员和内容

3.地域文化

五、蒙古语卫视春晚的不足之处和改进建议

(一)传统文艺形式较少

(二)改编不恰当、不合理

(三)个别主持人设置不合理

(四)内容比例不符

(五)自身特点的丢失

(六)资料的寻找困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问卷调查)

展开▼

摘要

春晚是每一个国人不一样的“年夜饭”,它是一个文化品牌,一个精神寄托,它寄予了观众对过往的回忆和对来年美好的希望。而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卫视春节联欢晚会是我国现有的唯一一个用蒙语进行的春晚。它作为面向特定区域观众的大联欢不仅成为了传播蒙古族文化艺术的一种途径,更是成为了让大家了解内蒙古的重要窗口。自1979年第一台蒙古语卫视春晚跟大家见面以来,三十多年中春晚传递的不仅仅是一个歌曲、一个舞蹈,更是一种希望、一种精神。
  因此,本文通过2007-2012年五年(以下文章都缺2009年)的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卫视春节联欢晚会,试图深入梳理蒙古语卫视春晚的发展现状以及文化底蕴。本文分为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引论主要介绍了蒙古语卫视春晚的概况和背景,简要的说明了笔者对蒙古语卫视春晚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写作思路和创新之处。本论通过内容分析、数据分析、特点分析等方法从四个方面对蒙古语卫视春晚做了梳理研究,首先是对蒙古语卫视春晚的内容形式的研究,其次是通过内容形式对其特点的研究,第三是从传播学5W模式角度出发对蒙古语卫视春晚的制作、收视率、收视群体等方面研究传播学对春晚的作用,最后是通过以上三点的研究得出结论,指出对蒙古语卫视春晚的不足之处和笔者个人的一些建议和意见。结论部分是对整篇文章做一个总结梳理,希望笔者的研究对蒙古语卫视春晚的发展起到微小的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