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二人台剧目《方四姐》三个演出版本艺术特色比较研究
【6h】

二人台剧目《方四姐》三个演出版本艺术特色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0.1 选题缘由

0.2 研究目的与选题意义

0.3 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0.4 研究现状

0.5 界定

第1章 二人台剧目《方四姐》概述

1.1 二人台剧目《方四姐》故事源流

1.2 二人台剧目《方四姐》演出小史

1.2.1 轰动一时的首演

1.2.2 不断被改编上演

1.3 二人台剧目《方四姐》的艺术价值

1.3.1 行当齐全

1.3.2 人物性格鲜明

1.3.3 歌颂勤劳善良的女性

1.4 三个演出版本《方四姐》简介

1.4.1 临河版《方四姐》

1.4.2 兴和版《方四姐》

1.4.3 呼歌版《方四姐》

第2章 三个演出版本剧本特色分析

2.1 提倡的主题思想

2.2.1 台词诙谐幽默的临河版

2.2.2 使用诗词韵文的兴和版

2.2.3 台词抑扬顿挫的呼歌版

2.3 增减人物,情节丰富的呼歌版

2.3.1 删减人物,缩短时长

2.3.2 增设人物,丰富情节

第3章 三个演出版本音乐特色比较

3.1 三个演出版本的伴奏乐器比较

3.1.1 管弦乐器比较

3.1.2 打击乐器比较

3.2 唱腔音乐特色比较

3.2.1 板式变化明显的临河版

3.2.2 曲调优美柔和的兴和版

3.2.3 推陈出新的呼歌版

第4章 三个演出版本表演特色比较

4.1 方四姐扮演者的表演特色比较

4.1.2 婉约细腻的方四姐(兴和版)

4.1.3 唯美自然的方四姐(呼歌版)

4.2 于婆扮演者的表演特色比较

4.2.1 诙谐幽默的男于婆

4.2.2 表演夸张的于婆

4.2.3 庄严稳重的于婆

第5章 化妆、服饰与舞台美术比较

5.1 三个演出版本化妆、服饰特色比较

5.1.1 临河版:古装戏的服饰造型

5.1.2 兴和版:服装不统一,故意丑化妆容

5.1.3 呼歌版:符合清代的戏曲服饰造型

5.2 三个演出版本舞台美术特色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二人台是流行于冀蒙陕晋四省区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期间的不断发展使二人台艺术积累了数量丰富的剧目。二人台剧目《方四姐》,是根据民间故事“方四姐”(或“方四娘”)改编而成的大型剧目,是以最初的“一丑一旦”简单表演形式向多人同台表演形式发展的一个转型剧目,是二人台的第一部大戏,在二人台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以临河市歌舞剧团、兴和县乌兰牧骑、呼和浩特市民间歌剧团演出的三个版本《方四姐》为例,通过对三个演出版本《方四姐》的剧本、音乐、表演、服装和舞美等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版本《方四姐》的艺术特色。
  本文共分六部分,绪论阐明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对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界定,对有关“方四姐”的民间故事和二人台剧目方面的研究进行文献综。第一章对二人台剧目《方四姐》的故事源流和演出小史进行梳理,对《方四姐》的艺术特色作简要分析,对《方四姐》主要的演出版本进行概述。第二章比较分析三个代表性演出版本《方四姐》的剧本特色:临河版具有台词幽默的特色,兴和版的台词使用了诗词韵文的特点,呼歌版增减了人物,改变了主题,情节更加丰富。第三章对《方四姐》三个版本演出伴奏乐器的使用情况和唱腔音乐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第四章比较分析《方四姐》三个演出版本的表演特色,重点对剧中人物形象于婆和方四姐进行比较分析。第五章对《方四姐》三个演出版本的服装、化妆、舞美进行比较分析其审美效果。
  不同演出版本的创作团队和受众群体都有不同的审美追求,研究不同版本的剧目也是研究二人台剧目的传播,乃至二人台艺术发展的重要依据,同时充实和丰富了二人台艺术研究,对其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