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托马塞洛的集体意向性理论研究
【6h】

托马塞洛的集体意向性理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研究背景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研究方案

研究意义

第一章 托马塞洛对意向行为的理解

(一)意向行为的结构

(二)理解他人的意向行为

1、理解生命行为

2、理解追求目标

3、理解计划的选择

第二章 托马塞洛的集体意向性理论框架

(一)理解有意向的能动者

1、二元互动:分享情感与行为

2、三元参与:分享目标与感知

(二)理解有心智的能动者

1、语言的作用

2、换位思考

3、命题态度的结构(Propositional Attitude Constructions)

(三)共享意向性的根源假设

1、人类进化系统的假设

2、人类个体发展的假设

第三章 托马塞洛对集体意向性问题解答的推动

(一)集体意向性理论的核心挑战

(二)集体意向性的不可还原解释的难点

(三)集体意向性不可还原的观点的两个主要不足

1、未能回答个体如何具有集体意向的不足

2、理论逻辑结构陷入循环论证的不足

(四)托马塞洛对不可还原论证的推动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托马塞洛把意向行为分为:目标、计划、行为、感知监控几部分,并认为意向行为是涉及外部环境的。他以对意向行为的理解为基础,从目标、计划、行为、感知监控几个方面分析集体意向性。托马塞洛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在人类个体成长历史中,个体是如何理解他人意向的这一问题上。通过观察婴儿成长历程中的各种表现,托马塞洛研究儿童成长过程中对意向行为的理解。 托马塞洛把一岁左右的婴儿对他人行为的理解区分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生命行为;第二层次:追求目标;第三层次:选择计划。托马塞洛将婴儿参与的涉及共享意向性的活动分为三类:二元参与:分享行为和情感;三元参与:分享目标和感知;协作参与:联合意向和联合关注。托马塞洛认为这些不同类型的参与活动以这种顺序出现在人类个体成长历程中,并伴随着婴儿对他人行为的特定方式的理解。托马塞洛认为这是婴儿自己内化一个特定的他人指导自己的意向行为,这就是共享意向性。 随着婴儿的成长,在一岁之后他们参与到各式各样的语言交互中。婴儿们在之后成长中可以换位思考,并且随着对命题态度结构的不断丰富,逐渐可以理解集体意向性。这时候,他们用广义的他人指导自己的意向行为。托马塞洛认为幼儿这是就具有了集体意向性。 托马塞洛通过人类进化演变的假设,解释了共享意向性的根源问题。那些主动分享意向和善于合作的人更好的活下来,而这些特质也逐渐遗传。 托马塞洛的研究为集体意向性不可还原问题的解答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他的理论基于自然科学的证据,回答了个体为什么具有集体意向性的难题,摆脱了不可还原理论常常陷入的循环论证的困境。

著录项

  • 作者

    姚忠禹;

  •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

  • 授予单位 内蒙古大学;
  • 学科 科学技术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袁海军;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财政、金融;
  • 关键词

    集体意向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