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胰岛素抵抗大鼠动脉血管内皮炎症与脂联素关系的研究
【6h】

胰岛素抵抗大鼠动脉血管内皮炎症与脂联素关系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文论著摘要

英文论著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核因子kB与胰岛素抵抗状态下的血管损伤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前言:胰岛素抵抗(IR)和动脉粥样硬化(AS)可能涉及同一发病机制即炎症反应,因此有关IR状态下动脉内皮炎症发病机制的研究成为热点。研究发现脂联素具有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抗高血糖、抗炎症、抗免疫反应等多种效应,因此推测脂联素可能在IR状态下的血管炎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实验通过单纯饮食诱发IR模型,测定动脉内皮细胞核因子-кB(NF-кB)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表达,同时测定血清血脂和脂联素水平,研究IR状态下血管内皮炎症反应机制。 材料与方法: 1、取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高脂组、高脂高糖组,分别用基础饮食、高脂饮食、高脂高糖饮食喂养8周以建立IR大鼠模型,以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实验检测IR的存在。 2、心内取血5ml提取上清液,用酶联免疫方法测脂联素,用酶法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3、取颈动脉标本,常规病理蜡块制作,切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动脉内皮细胞的NF-кB、VCAM-1,对动脉内皮细胞着色率进行计数。 4、对血脂、脂联素、NF-кB和VCAM-1着色率进行方差分析并进行组间比较,指标之间进行相关分析。所有的统计分析由SPSS13.0软件包完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IR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特别是AS及冠心病。IR时HDL-C下降削弱了血管的保护因素,LDL-C增加导致内皮功能障碍,激活NF-кB,启动炎症反应,激活各种炎症因子的表达,使动脉内皮受损。NF-кB的活化可能是AS发生的启动机制之一。脂联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凝胶结合蛋白,脂联素可加速脂肪酸氧化,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具有保护内皮、抗炎、拮抗AS的作用。 本实验结果显示高脂或高脂高糖饮食引起IR后通过血脂紊乱激活NF-кB,启动VCAM-1表达,使血管发生炎症反应,GIR与NF-кB、VCAM-1负相关,表明IR越重,血管炎症反应越强。血管保护因素脂联素的下降,进一步加重了血管的炎症,脂联素与NF-кB、VCAM-1负相关,与HDL-C正相关支持了这一点。但在这一时期血管大体并未见改变,表明如果此时施加干预因素,可能逆转血管炎症过程。 结论: 1、高脂和高脂高糖饮食可以建立IR大鼠模型,且两者无明显差别。 2、IR大鼠较对照组存在明显的血脂紊乱和脂联素下降。 3、IR大鼠动脉血管内皮存在炎症反应,NF-кB、VCAM-1与脂联素负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