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围生期心肌病66例临床特征分析
【6h】

围生期心肌病66例临床特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

声明

前言

对象与方法

临床资料特点

治疗及预后

分析讨论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围生期心肌病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总结围生期心肌病(PPCM)的临床特点,分析与其疾病转归的主要相关因素,指导临床诊断治疗。 方法: 以文献论著资料对照,总结分析盛京医院收治围生期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病例资料:盛京医院自2003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围生期心肌病病例66例。PPCM诊断标准:对于发生于妊娠期晚期至产后6个月的扩张性心肌病,其特征为既往无心血管疾病病史的孕妇,出现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和充血型心力衰竭。评价标准:心功能评价: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1928)。预后评价:显效(心功能好转大于等于2级),有效(心功能好转大于1级),无效(心功能未好转或恶化)。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 结果: 盛京医院收治围生期心肌病患者有如下特点:平均年龄偏小(28.3岁),高龄产妇少见(9.1%),初产妇多(81.8%),产前发作多(68.2%),单胎多(71.2%),有33.3%的患者左室EF值大于50%,治疗方面产后均按心衰常规治疗,未常规抗凝,产后有4.5%(3例)合并肺梗塞,95.5%(63例)患者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日在11.5日,入院心功能差的患者治疗时间长。 结论: 盛京医院收治PPCM患者与国内外流行病学特点有明显差异。国内围生期心肌病诊断标准制定尚需更加严格,对于左室EF值大于50%患者的诊断需要谨慎。对于围生期心肌病是否应常规抗凝治疗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