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6h】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剖宫产瘢痕妊娠不同分型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探讨其临床诊断手段,并为进一步解释其发病机制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5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微创妇科确诊为剖宫产瘢痕妊娠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病史、影像学(超声及MRI)、生化检查等,复习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收集病理蜡块,行切片,HE染色后观察,分析其显微镜下病理学特点,同时进一步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随访。
   结果:
   (一)平均发病年龄33.46±5.29岁;平均停经时间52.02±9.64d;前次剖宫产距本次妊娠时间间隔最短5个月,最长17年,平均65.1±20.2个月,间隔5~24个月的患者9.O%,25~60个月62%,61~120个月15%,120个月以上者14%。临床主要表现以阴道流血为首发症状者占最大比例(67%)。(二)69.5%的患者显微镜下病理可以见到瘢痕处子宫平滑肌组织不完整,失去连续性,平滑肌细胞间连接不紧密,肌层组织中有狭长缝隙存在,绒毛存在于缝隙中,且外生型出现这种病理改变占47.8%,内生型占21.7%。
   结论:
   (一)子宫剖宫产瘢痕处肌层内有缝隙存在可能是剖宫产瘢痕妊娠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外生型相比内生型患者缝隙出现的比例高。(二)剖宫产瘢痕妊娠内生型与外生型在临床及病理特点方面有所不同,其中在停经时间、术后包块吸收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