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酪酸梭菌、双歧杆菌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研究
【6h】

酪酸梭菌、双歧杆菌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结果

一、临床症状缓解

二、Hp根除率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幽门螺杆菌与益生菌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MALT密切相关,并与许多胃肠道外疾病相关,包括心脑血管、血液、免疫、皮肤、口腔等多系统多学科疾病。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Hp列为一类致癌因子,并明确为胃癌的危险因素。因此,根除Hp对促进溃疡愈合、防止溃疡复发、缓解胃炎症状、预防癌变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根除Hp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热点问题。
  PPI+两种抗生素组成的三联疗法是国内外推荐的Hp根除治疗一线方案,其根除率高、副作用小、依从性良好,成为Hp根除治疗的首选。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逐渐升高,Hp的根除率日益下降,目前仅能达到50-70%,而长期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带来的不良反应日益受到关注。
  于是,学者们开始寻找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案。曾有学者发现,爱喝酸奶的人Hp感染率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的Hp感染率。于是,专家学者们想到,在传统的三联疗法基础上,加用益生菌,是否能够提高Hp根除率。有研究表明,对初次根治患者,含益生菌联合标准三联疗法Hp根除率明显高于标准三联疗法。
  益生菌是一种或多种微生物组成的活菌培养物,可促进动物或人体原生微生物菌群生长而对宿主产生有益的影响。其种类繁多,包括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粪肠球菌、粪链球菌、枯草杆菌、芽孢杆菌属、酪酸梭菌等。益生菌通过产生有机酸、过氧化氢、细菌素等物质抑制致病菌的生长;通过恢复动物体内微生态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益生菌不仅具有促进消化吸收和刺激免疫系统的作用,还能部分替代抗菌药物,具有使用安全、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等优点。目前临床上已有多种益生菌制剂应用于胃肠道细菌感染的治疗,在治疗Hp感染方面也有一些成功的研究报道。
  酪酸菌即丁酸梭菌是1933年由日本千叶医科大学宫入近博士首先发现并报告的。本菌归属于梭菌属的革兰阳性专性厌氧芽胞杆菌,存在于土壤、动物和人体的肠道中,是在肠道益生菌中最重要的是产酪酸的益生菌。双歧杆菌是一种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由法国学者Tissier从母乳营养儿的粪便中分离出,经过众多专家学者的不断探索实验,已确认双歧杆菌是肠内最有益的菌群。
  目的:
  研究酪酸梭菌、双歧杆菌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为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案。
  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2月于抚顺矿务局总医院门诊或住院的,经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3C呼气试验确诊为Hp感染者,经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排除:①曾经接受过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②有胃手术史,③严重肝、肾、肺功能障碍,严重系统性疾病,④近4周内曾应用PPI、抗生素、H2受体拮抗剂及铋剂者,⑤有相关药物过敏史,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⑦年龄<17岁或>80岁者。将120例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奥美拉唑十阿莫西林胶囊+呋喃唑酮十常乐康,B组奥美拉唑十阿莫西林胶囊十呋喃唑酮。2组疗程均为14天,停药4周后,给予13C呼气试验,复查幽门螺杆菌。观测两组的症状改善率及Hp根除率。
  结果:
  A组症状改善者50例,症状改善率为83.3%,B组症状改善者40例,症状改善率为66.7%,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Hp根除者55例,Hp根除率为91.7%,B组Hp根除者49例,缓解率为81.7%,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结果证明,A组Hp根除率高于B组,症状改善率高于B组,在传统的三联疗法基础上加用益生菌制剂,可用于Hp根除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