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周易古经》“内修外化”管理意识探索
【6h】

《周易古经》“内修外化”管理意识探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一、《周易古经》与传统哲学

二、《周易古经》管理思想研究述评

三、《周易古经》中的“内修外化”观

第一章《周易古经》成书于西周初年

一、成书年代诸说

二、本文笔者拙见

第二章《周易古经》中的“内修外化”思想

一、神鬼意识

(一)天帝信仰

(二)鬼神信仰

(三)神道设教

(四)德性凸显

二、德性意识

(一)主体修养

(二)政治理念

三、忧患意识

四、“主体内求”意识

(一)《谦》卦

(二)《中孚》卦

(三)《遁》卦

五、“道德外化”意识

(一)联姻手段

(二)战争手段

(三)和平手段

第三章“内修外化”到“内圣外王”的历史演变

一、“内圣外王”的出典

二、《大学》中的“内圣外王”观

三、宋明理学的“内圣外王”观

四、现代儒家的“内圣外王”观

五、改革开放对“内圣外王”的沉思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周易古经》以独特的方式表现了古代中国智慧,也使它比其他任何古代文献都更加能够接纳各种各样的现代联想。因此,当代人们对《周易古经》的研究,不仅凝聚着对历史文化的深省,而且还蕴涵着对现代问题的关注。 本文从《周易古经》中最核心的一个内容──“内修外化”思想作了一定的研究和探索。大致从“内修外化”的形成、表现和影响三个方面作了阐发: 第一部分对《周易古经》的历史定位作了粗略的考证。《周易古经》中所记载的基本是殷、周之际的重要社会生活内容,包括建国、征伐、邦国交往、社会革新、爱民勤政、农牧生产、商业旅行、争讼刑狱、救灾防患、德性修养等等。已有相当的材料说明,《周易古经》成书于西周初年,其始倡及参与此书的作者,都是那个历史时代最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既有成功的革命实践,又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并有追求社会的长治久安与文明有序的宏大理想,处处体现了《周易古经》作者的崇高美德、与民同舟共济的忧患意识和德业日新的进取精神。这正是《周易古经》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堪称国学人文智慧之源。 第二部分就《周易古经》的主体内容“内修外化”思想给予了一定的梳理。道德智慧的“主体内求”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要注重内心世界的追求和主体意识的培养。因此,《周易古经》的政治思考是建立在周代统治者对于“政治行为”的高度自觉上面,是一种“伦理化的政治”。《周易古经》中,从主体的道德内求内修,再到“为政之道”的外显外化,构筑了《周易古经》人文智慧的基本模式,对中国传统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部分对《周易古经》“内修外化”思想在儒学中的渗透作了简略的说明。从《大学》中的齐家治国,中经宋明理学的心性学,直到现代新儒学,都融化着“内圣外王”这一鲜明的主题。 综上,《周易古经》在忧患的冲动和沉思中去寻找人类生存的样式:从本体的道德内求内修,再到“为政之道”的外显外化,构筑了中国哲学管理智慧的基本框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