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抽象的“类概念”到实践的“类生活”——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之间的内在逻辑演变
【6h】

从抽象的“类概念”到实践的“类生活”——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之间的内在逻辑演变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一章 理性的“类自由”

一、理性中的“类”

(一)实体即主体

(二)绝对即精神

(三)“类”统一于绝对精神

二、自由中的“类”

(一)认识范围中“类”的无限性:通达物自体

(二)认识内容中“类”的无限性:类概念的辩证运动

(三)认识能力中“类”的无限性:辩证思维

三、解放中的“类”

(一)“类”的至上性即主体的至上性

(二)个体寓于整体的“类”之中

(三)“类”解放是个体的解放的前提

四、黑格尔“类”的理论局限

(一)抽象的“类”

(二)非现实的“类”

(三)“类”自身的现实转向

第二章 感性的“类自由”

一、对于黑格尔类的批判

(一)用“感性的类”取代“理性的类”

(二)用“实体的类”改造“抽象的类”

(三)人本学中现实“类”的开启

二、人本学中感性“类”的建构

(一)理性之类:理智之力

(二)道德之类:心之力

(三)情感之类:爱之力

三、感性“类”的解放

(一)“类”自身的异化:上帝

(二)“内在生活”是实现人与类交流的唯一方式

(三)爱的宗教是“类”解放的根本途径

四、感性的“类”的理论困境

(一)“类”仍旧无法摆脱抽象

(二)“类”仍旧不具有现实意义

(三)“类”解放局限于精神领域

第三章 实践的“类自由”

一、马克思对于费尔巴哈感性“类”的批判

(一)用“感性活动”批判了“类”的抽象性

(二)用“感性活动”批判了“类”的非现实性

(三)用“感性活动”置换了“类”的主体构造

二、马克思对于实践的“类”的建构

(一)“类”的主体感性物质活动的人

(二)“类”的客体:自在的自然界

(三)“类”的存在方式:否定性的实践活动

(四)“类”的目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三、共产主义实现了实践论意义上的“类”解放

(一)追求抽象性自由的终结与追求现实的实践自由的开启

(二)追求虚幻精神自由的终结与追求主体活动自由的开启

(三)追求单一自由状态的终结与追求全面发展自由状态的开启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从黑格尔哲学当中的自我意识出发,并把自我意识确定为理性当中的“类”,也就是“绝对精神”的主体方面,同时自然界也就外化为“类”的客体存在。黑格尔哲学通过对类的界定与演绎,正是用类高扬人的主体性,将个体的类自由孕育在整体的类的自由当中,最后达到了理性中的类自由。但是费尔巴哈反对黑格尔哲学当中理性的类,把自我意识与感性存在对立起来,并以类作为本性的存在诠释人的本质,使抽象的自我意识转化为现实当中的人,从而去建构感性的类,目的是把黑格尔抽象的类回归于自然的现实当中。这样,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旨趣是相同的:都是实现人的自由或解放,区别之处在于:费尔巴哈的目的是将个体的解放寓于感性类的解放当中,完成的是宗教领域的精神解放。而马克思正是受到了黑格尔及费尔巴哈的启示,对人性的考察依然放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来看,马克思与他们不同的是把人定位在了物质实践的活动当中,而是把实践视为人的本真存在,这样,马克思便把知识论思维原刚转向到实践领域之内,人们通过实践来实现人们的“类解放”。并把个人的解放寓于实践的类的解放当中去,不是精神领域的解放,而是人类社会的解放。马克思的“类”解放也正是共产主义的理论前提,共产主义理论也正是对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类”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